原标题:朗诺制药以科研创新为内核,以人才与绿色发展为双翼——“齐河造”原料药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本报记者王岳琪 本报通讯员杨乐 王观磊
日前,山东朗诺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两种原料药相继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颁发的CEP证书。“这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新突破,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山东百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系朗诺制药母公司)副总裁李国华表示。
早在2023年,朗诺制药便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其生产的拉考沙胺原料药当年获得EDQM核准签发的CEP证书,实现公司产品进军欧盟市场的历史性突破。两年来,公司在国际市场持续发力,目前已有6个原料药通过欧盟CEP、韩国MFDS等国际认证,药品出口至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
自2012年落地齐河以来,朗诺制药始终专注于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研发与生产,成功获得50个化药制剂的注册批件和生产资质,以及36个化学原料药的批准通知书,涵盖心脑血管、抗肿瘤、精神障碍、糖尿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科研创新为公司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几年,公司在生产工艺优化与检测技术攻关方面成效卓著,目前已获得20余项专利授权。以公司重点产品盐酸达泊西汀为例,研发团队通过创新连续化合成工艺,不仅将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还大幅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绿色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将杂质检出率降至0.1%以下,为产品达到国际高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平台的硬核支撑,进一步助推公司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企业先后获批德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德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并成功建设德州市药物结晶工程重点实验室。“这些平台为我们汇聚了科研人才和先进设备,成为技术创新的硬核支撑。”李国华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先进检测设备100余台(套),并引入美国Water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朗诺制药来说,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始终把人才引进与培育摆在重要位置,不仅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人才发展规划,更全力为人才搭建充足的成长舞台。”李国华介绍。朗诺制药精心构建了分层分级的培养体系。依据岗位分工差异,公司设置了管理、技术、研发等职业序列,清晰划定相应的晋升阶梯,让不同岗位的员工都能找到自己的清晰成长路径。不仅如此,公司还创新实行双通道晋升机制,在项目层面专门搭建晋升通道。根据员工的业务能力表现,从项目主管到项目经理再到项目总监逐级晋升,每一步都匹配相应的工资待遇提升,有效激发员工在业务领域深耕的热情与动力。
环保理念,不仅是企业最扎实的“绿色承诺”,更是藏在药品研发的每一个细节里。“一粒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环保考量贯穿始终。”李国华拿起一片非布司他片解释道。这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晶型纯度直接关系药效与稳定性。过去,目标晶型制备方法要么纯度低,要么能耗偏高。企业研发团队历经一年攻关,终于突破制备技术瓶颈——新工艺不仅让晶型纯度达到优质标准,更缩短了化学反应周期,收率提升的同时,能耗和原料损耗率双双下降。“小药片里的环保巧思,正是我们对绿色研发的执着坚守。”李国华说,“我们始终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从原料采购时优先选择低污染试剂,到研发中探索更环保的合成路径,每一步都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企业要想走得远,必须与环境和谐共生,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发展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