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 向新向智迸发新动能

朝阳轴承公司生产车间。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张双双本报通讯员贺晓宁

11月17日上午8时,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准时召开产品创新研讨会。作为国内最早的4家船用电机制造企业之一,“创新”是这家老牌企业始终走在行业前端的保证。“老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卷’得也非常严重,要突破只能立足于创新。”公司总经理方正说,“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课题。

恒力电机“创新”的一个重量级代表作就是不久前问世的永磁轴带发电机。方正介绍,每一艘船的内燃机都有富余功率,可以用富余功率进行发电。恒力电机通过独创的分半式结构,在压缩20%体积的同时,提升5%的能效。“对一艘万箱级集装箱船来说,意味着年节油400吨,减碳1200吨。”他说。

3月19日,这款船用三相永磁轴带发电机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认可,获得全国首张该类产品的CCS型式认可证书。其评审报告显示,14项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投资收益率30%—40%以上,产品推出后引起市场强烈反响。

就在不久前,省制造业协会公示2025年度全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名单,恒力电机的另一型号电机项目获得一等奖。同时获奖的德州企业共有12家,除恒力电机外,大陆架石油、泰山体育项目获一等奖,旭光得瑞等9家企业项目获二等奖。

恒力电机通过创新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而位于夏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和制度优化,也成为行业领军企业。11月15日,在朝阳轴承的5G生产车间,“智能生产”得以具象化,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精密加工、组装检测等生产环节,如今全部通过5G技术操控智能检测生产设备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高效而精准。“现在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30%以上,且部件精密度进一步提升,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近20%。”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博表示,朝阳轴承已获得46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今年,企业获评“全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并入选2025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

高端装备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现已涵盖环保装备、风电装备、工业母机、智能装备等7大领域12个细分行业。我市实施“链长制”,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成立德州市高端装备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为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引擎和平台支撑。

在政策和产业升级浪潮推动下,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出景津装备、通裕重工、联合石油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该产业有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同时,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累计发布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119个,建成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145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