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即使用”改革破解验收“长跑”难题 德州工业厂房投产周期减半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邓静 通讯员杨鹏)“以前从厂房建成到验收完成再到投产,要等近半年,市场不等人啊。”日前,在德州金盛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星回忆起过去的审批流程时这样说道。如今,随着我市“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改革”的落地,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工业厂房从建成到投产的平均周期压缩近60%,提速2至6个月。

长期以来,工业厂房竣工后需完成所有验收手续才能安装设备、投产。以德州金盛铝业年产200万平方米铝单板项目为例,过去从厂房落成到正式投产要近半年时间,这期间,企业需承担闲置厂房的成本,还要承受市场瞬息万变带来的潜在风险。

为打通项目投产的“最后一公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刀刃向内,牵头相关部门推出《德州市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实施方案》。相关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先验收、后安装、再投产”的传统模式。“以前周期较长的审批不仅会造成资金占用和人力成本上升,还可能导致企业错失关键的市场窗口期。改革打破了固有模式,将项目竣工验收、审批等流程与企业投产环节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举措实现流程再造。”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二科科长徐长昆说。

实施方案规定,在审批标准不降低、事项不减少,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工业厂房建成并经建设各方(五方责任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只需承诺限期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即可提前安装调试生产设备。这有效弥合了竣工与投产之间的“时间鸿沟”。

速度提升,安全底线不容突破。我市建立了配套监管机制:在承诺到期前5个工作日,向建设单位发送《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竣工备案催办函》;对逾期未履行承诺者,将采取整改或取消告知承诺资格等措施,确保改革在安全质量轨道上稳健运行。

徐长昆表示,“建成即使用”改革为企业平均节省建设成本5%。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审批的“减法”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加法”和城市投资吸引力的“乘法”,为德州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