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邓静 通讯员杨鹏)“以前从厂房建成到验收完成再到投产,要等近半年,市场不等人啊。”日前,在德州金盛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星回忆起过去的审批流程时这样说道。如今,随着我市“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改革”的落地,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工业厂房从建成到投产的平均周期压缩近60%,提速2至6个月。
长期以来,工业厂房竣工后需完成所有验收手续才能安装设备、投产。以德州金盛铝业年产200万平方米铝单板项目为例,过去从厂房落成到正式投产要近半年时间,这期间,企业需承担闲置厂房的成本,还要承受市场瞬息万变带来的潜在风险。
为打通项目投产的“最后一公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刀刃向内,牵头相关部门推出《德州市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实施方案》。相关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先验收、后安装、再投产”的传统模式。“以前周期较长的审批不仅会造成资金占用和人力成本上升,还可能导致企业错失关键的市场窗口期。改革打破了固有模式,将项目竣工验收、审批等流程与企业投产环节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举措实现流程再造。”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二科科长徐长昆说。
实施方案规定,在审批标准不降低、事项不减少,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工业厂房建成并经建设各方(五方责任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只需承诺限期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即可提前安装调试生产设备。这有效弥合了竣工与投产之间的“时间鸿沟”。
速度提升,安全底线不容突破。我市建立了配套监管机制:在承诺到期前5个工作日,向建设单位发送《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竣工备案催办函》;对逾期未履行承诺者,将采取整改或取消告知承诺资格等措施,确保改革在安全质量轨道上稳健运行。
徐长昆表示,“建成即使用”改革为企业平均节省建设成本5%。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审批的“减法”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加法”和城市投资吸引力的“乘法”,为德州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