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能环宇公司实施动力电池包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退役电池高效“上岗”
绿能环宇公司员工拆解退役动力电池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张志宁 通讯员马俊良)装车、运送、上线……5月19日,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组组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包由自动搬运小车转运送上拆解线。随后,机械手臂挥舞摆动,将电池包拆解为模组、电芯,再送至下一个生产工序。
这是企业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场景。绿能环宇是一家专业从事动力电池拆解梯次利用、再利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山东省首家入选动力电池拆解“白名单”企业。2024年回收拆解动力电池1万余台套,营业收入超2亿元。企业负责人刘晓军介绍,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提升产能迫在眉睫。由于行业特殊性,减少人为失误、精准识别产品、提升生产效能是技改提升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生产安全、精准、高效,突破发展瓶颈从而打造新质生产力?庆云县科工局技改科科长董少伟介绍,庆云县把技改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以国家标准、数实融合、绿色技术为引领,滚动实施“百项技改、百企提升”工程,引导企业进行智改数转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此,绿能环宇抢抓机遇,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年拆解循环再利用5万套动力电池包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精准数据分析。
设备上新,产能上升。该项目陆续购置了激光雕刻机、机械臂、AGV小车等设备80台套,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更新电池包自动拆解线、自动组装线等。借助现代化设备,不仅让公司生产效能提升了50%以上,产品的精准率和安全性也得以大幅优化。
刘晓军介绍,拆解后的电芯,检测后按照衰减程度,重新组合后应用到不同场景,如储能稳定在95%以上的蓄电池,通过加载BMS电池效率管理系统及自主安全防御机制,实现电池跟踪使用。加之大数据监管平台上线,外卖配送企业、快递公司主动联系合作,通过直接调用后台数据,可以优化配送流程。对于衰减严重的电池,则进行破碎提取不可再生矿物质,实现循环再利用。
检测电池衰减程度,智能检测柜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企业通过“人工+设备”结合检测,存在失误和安全风险,如今,新上智能检测柜可以批量检测电池充放电运行状况,设备接收指令,自动化分拣归类,实现了产线自动化。
“未来,随着产线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拆解将会更精准、更智能、更安全,退役动力电池蕴藏价值将得到更好发掘应用。”刘晓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