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故事 | 战胜焦虑 定期随诊

见习记者张丽娜 通讯员王晓军

2024年3月13日,林芳(化名)被查出8毫米的肺结节。“体检中心的医生让去专科医院好好查查,我当时瞬间慌了神,感觉呼吸都不自觉沉重起来。”林芳回忆,第二天,她就带着影像资料走进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诊室。

医院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中危”判定更是让她忧心忡忡。“不用太担心,有些结节是炎症引起的,先消炎观察,平时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做一些运动,3个月后来复查看结节是否有变化。”胸外科主任张瑞的话让她稍感宽慰。

那段时间,林芳成了“养生专家”:清晨六点绕着小区慢跑,餐桌上变着花样的各种荤素搭配,甚至把用了十年的炒锅换成无烟款。“总得做点什么对抗这个‘不速之客’。”林芳说。

3个月后的复查,结节大小没有变化,林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没变化就是最好的信号,但需要定期随诊。”张瑞叮嘱。

2025年2月的一次随诊检查,结节悄悄长到了1厘米。“这个大小……是不是很危险?”林芳不安地问道。“一般来说,肺结节增大或变实,恶性风险会升高。”张瑞耐心地解释道,“这时我们需要做个选择题:是继续观察它的变化,还是及早切除隐患?”尽管身体毫无不适,林芳却在深夜辗转难眠,最终决定尽早切除。第二天,她找到张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张瑞团队利用肺部三维重建技术并在术前进行肺结节CT引导下穿刺定位术,然后进行了精准的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既保证了病变的彻底切除,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肺组织。手术很顺利,术后第一天下午林芳即可下床站立,一周后出院。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切除的肺部结节为早期肺癌,但得益于遵循了“早筛、早诊、早治”原则,林芳的病灶在早期就被彻底切除干净,后期不需要做放化疗,定期复查即可。

如今,林芳能正常工作、生活。她的经历也提醒大家要重视自身身体健康,做到尽早筛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信号;做到早诊断,发现异常信号后,及时通过专业的医疗手段明确疾病性质、分期及病因;做到早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