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晚,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共同主办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发布2025年度20名(个)“齐鲁最美教师”(包含3个团队),“齐鲁最美教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称赞。
“最美”二字,常被用于形容风景、衣着、容貌。但当它被用以形容“教师”时,美便不再是外表的修饰,而是表达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由衷赞美。荀子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中国自古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千百年来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伦理。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则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融入实践。从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到如今遍布城乡的现代化校园,齐鲁大地始终涌动着追求真理、尊重知识的热潮。“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正是尊师重教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自2016年启动以来,十年间,114位个人、7个团队、180名教书育人楷模被推选,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教师的美。
教师之美,美在坚守。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伟韬,从教31年来步履匆匆,却步步坚定。“教师的‘大我’,就是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教师的报国,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担负起时代重任。”他以赤诚之心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以工匠精神勇攀科研高峰。他的教育信念,也是无数教师的共同追求。
教师之美,美在无私。青岛市中心聋校正高级教师姜竹亭,三十七载特教路,于无声处育桃李。当年那个被普教学校青睐的师范毕业生,因为被聋校孩子们“纯净无瑕的笑容”照亮内心,毅然选择成为特殊儿童的守护者。“他们就是他们自己,是他人无法定义的”,这句话背后,是他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与珍视,是为“折翼天使”插上逐梦翅膀的无私大爱。
教师之美,美在同心。单县第一中学排球教练团队,9名教练与队员们同吃同住20余年,用17个山东省冠军、2个全国冠军的耀眼成绩,诠释了集体奋斗的力量。“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扬在脸上的自信,种在心里的善良”,总教练樊董伟朴实有力的话语,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塑造人格。
事实上,评选“最美教师”的意义,从来不是制造几个“典型”,而是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教师的职业尊严,不该靠教师自我牺牲去换取,而应由全社会共同托举。山东对教师的尊重,也不止于一场仪式。从提高待遇、改善住房,到减轻非教学负担、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一系列“强师惠师”政策正在落地生根。当我们不再只在教师节对他们说“谢谢”,而是在每一天都真正尊重他们的专业、理解他们的辛苦、支持他们的成长,才会有更多“最美教师”涌现,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根基。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