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四溢 “阅”见未来
——德州学院第二届博学读书节侧记
四月的德州学院,春风裹挟着槐花清甜,将书卷气息浸润进每一寸校园角落。今年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以“培育读书风尚共筑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第二届博学读书节盛大启幕,在满园春色中,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悄然铺展。
AI赋能,图书馆焕新“智慧大脑”
国潮元素、卡通元素,或优雅,或新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原来这是本次读书节征集的AI馆员形象。截至目前,已收到了50余幅作品,后续还将持续吸引更多师生踊跃参与,为这座知识殿堂注入智能新活力。
据了解,AI馆员功能强大,只要轻轻触碰屏幕,或者开口提问,就能即刻开启智能服务之旅。无论是想要进行业务办理、文献检索,还是应用调用、馆藏查询、座位预约,AI馆员都能迅速响应。它搭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同拥有了“读心术”,能精准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学生们只需用日常对话的方式提出问题,AI馆员就能在海量的图书馆资源数据中快速检索,以语音提示与电子地图同步呈现的方式,给出精准答案。
此外,借助大数据分析,AI馆员还能化身“私人阅读顾问”。它会根据每个使用者的借阅历史和搜索记录,为师生定制个性化阅读推荐,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精准筛选出契合个人兴趣与学习需求的读物,为师生们打开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让阅读在科技的助力下,变得更加便捷、智能。图书馆副馆长段晓尘表示,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学习中心、研讨交流中心、学科服务中心和校园文化高地,图书馆正在实现办馆模式智慧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内容科学化、空间布局科学化的四个蝶变,为全校师生营造了温馨舒适的读书学习环境,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书声琅琅,崇仁读书会碰撞思想火花
“沙沙”的翻书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图书馆二楼“崇仁读书会”现场座无虚席。20余名学子围坐成圈,手中的书页在春日暖阳中轻轻翻动,宛如一片跃动的知识海洋。
“《家庭教育》里‘活教育’理念,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商学院的廉秋硕同学捧着泛黄的书页分享道,“就像我小时候跟着爷爷辨认庄稼,那些泥土里的知识远比课本鲜活。”他的话音刚落,生物制药专业的杜嘉雨同学举起《最后的大师——叶企孙他的时代》接过话茬:“叶先生在战乱年代坚持办学的故事,让我读懂了知识分子的脊梁。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科研之路会艰难百倍。”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杨超同学表示:“要将读书作为生活习惯,从教育家们的高尚情操中汲取精神力量。”
激烈的讨论中,图书馆的乔振杰老师也加入进来。“同学们对文本的解读让我惊喜”,她推了推眼镜笑道,“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交流,正是读书会的价值所在。”窗外的阳光斜洒在讨论者的脸上,思想的光芒与春日的阳光交相辉映。
薪火相传,教育家精神照亮阅读之路
在“我心中的教育家”主题分享环节,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吴昊凝眼含敬意:“于漪先生‘教文育人’的理念,让我明白文字不仅是符号,更是灵魂的滋养。”她翻开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阅读感悟。
“阅读之星”靳荟妍138本的借阅量成为全场焦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让我把实习中的困惑变成了研究课题。”她展示着社区童书讲读活动的策划案,“当孩子们瞪大眼睛听我讲故事时,我真正理解了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的力量。”
这场以书为媒的春日之约,将在全年持续开展,陆续推出阅读推荐、阅读分享、阅读体验、阅读智趣等4个系列15项活动。它不仅在学子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更让他们在知识的浸润中,向着更辽阔的未来扬帆启航。正如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蒋涛涛所说:“推广阅读、引领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是高校永恒的使命,通过博文读书节,让学生享受大学里专心阅读的时光。学校将全力推动把读书行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中设置阅读学分,完善读书指导体系,培育建设一大批优质阅读类课程。”
(德州学院 马晓敏 徐兆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