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课间加时 让孩子们“动起来”

原标题:乐陵市试点15分钟课间时长——课间加时 让孩子们“动起来”

乐陵市城西小学学生在课间跳绳

□文/图本报记者石少军 本报通讯员贾鹏 庞建磊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贾鹏 庞建磊)五子棋对决正酣,竹竿舞节奏欢快,百变云梯上攀爬的身影宛如跃动的音符……2月27日的乐陵市实验小学课间,15分钟被演绎出无限可能。这个春天,一场以“课间扩容”为切口的教育改革正在乐陵校园悄然发生,各学校正用时间分配的“小手术”激活素质教育的“大循环”。

“以前课间10分钟只够上个厕所,没有时间在操场玩耍,现在能变着花样玩啦!”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于梦琪正在跟同学们下动物棋,提及课间时长增加5分钟后的变化,她开心地说。

对于15分钟课间时长调整带来的变化,一年级三班班主任高洁告诉记者,“孩子们的整个状态都变了,课间得到充分放松,回教室后能看到他们脸上的朝气和阳光了,我跟孩子们说,上课好好学习,下课好好玩耍,这样一来上课的效率更高了。”

实验小学副校长韩玉珍介绍,学校从新学期开始将课间时长调整到15分钟,上午第一节课后和下午第一二节课间都是15分钟,上午第二节和下午第三节课后依旧是30分钟的大课间。上午增加的5分钟是从晨读预备时间挤出来的,下午每节课由过去的40分钟缩减为35分钟。

“我们把以前放在室内的运动器材全部搬到了室外,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尽情玩耍。”韩玉珍说。

同样的欢乐热闹出现在城西小学运动场,学生们或跳绳,或丢手绢,或踢毽子,还有班级组织集体跳竹竿舞。

城西小学校长李明介绍,为了做好15分钟课间活动和30分钟大课间安排,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求,新学期引进多名乐陵体校教练,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年级特点,确定一年级跳广场舞、二年级跳绳、三年级跳皮筋、四年级跳竹竿舞、五年级和六年级踢毽子。

“我们还打造了一间体能教室,放置了很多运动器械,下雨阴天学生们可以在室内进行活动。”李明说。

乐陵市教体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李学武表示,目前市直小学开始试点15分钟课间时长,并逐步向乡镇学校延伸。就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市教体局进行了部署推进。通过5分钟的改变,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有助于学生体质增强,有助于保护视力,也让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学习。此外,乐陵市教体局近期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乐陵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及近视防控工作明白纸》,明确提出十二个“确保”、八个“提倡”、五个“严禁”,为今后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和底线,也指明了提升方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