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教师侯莹:多一份关爱让留守儿童内心充满阳光

侯莹为留守儿童指导功课。

齐河四小在校住宿的孩子们正在餐厅吃饭。

用智能卡给父母打个电话。

洪州社区的留守儿童在阅览室看书。

洪州社区的留守儿童有自己的活动之家。

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真正让人们关注起来,并形成固定词汇是近几年的事,这反映了社会对这部分儿童的关怀与厚爱。教育不应仅仅追逐“精英”,关注弱势群体、帮扶留守儿童,无论从教书育人还是从社会责任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齐河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01万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明显减少,情感冷漠、内心封闭,几乎是多数留守儿童的通病,而渴望得到关爱也成了留守儿童的普遍愿望。
“你的转变令老师欣慰,老师们为你的进步而高兴,更为你发奋求学而欣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这是齐河第四实验小学周墨(化名)同学读四年级下学期时,班主任老师侯莹给他的评语。想当年,他可是一个老师不想提更不想见的表现差、成绩差的“双差生”。


“希望爸爸能常回来看看我”


刚进四年级时,班主任侯莹并没有注意到“低调”的周墨,只是一个月后才慢慢发现,周墨不但不交作业还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用拳头“说话”,“他的集体荣誉感很差,我有几次都看见他在责任卫生区内,把废纸团踢来踢去就是不捡起来放进垃圾箱。”而且,各科老师也开始向侯莹反映,周墨上课不遵守纪律——上课讲闲话,爱做小动作。
那时,班主任侯莹简直就成了“灭火器”,到处为周墨灭火。一直为周墨的行为而困惑的侯莹,直到走访了周墨的家庭后才恍然大悟。
周墨在他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跟着79岁的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已经有快三年没回家了。晚上,小周墨经常在梦里喊爸爸。“我知道,爸爸在外面辛苦全是为了我,不过我还是希望爸爸能常回来看看我,哪怕只是一天也行,然后给我带点小礼物,只要是爸爸送的,即使是一个橡皮擦也喜欢。”当侯莹看到写在周墨床头的这句话时,她仿佛看到了周墨湿润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就是一个留守儿童最简单的梦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