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记》手稿:见证郭澄清创作历程

郭澄清(后排右三)听取乡亲们对自己作品的意见

《大刀记》手稿

郭澄清,原名郭成清,山东宁津人,历任《宁津日报》总编辑、山东省文化局创作办公室主任、山东省文艺创作办公室主任、山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大刀记》《龙潭记》《决斗》《历史悲壮的回声》,短篇小说集《社迷》《公社的人们》《小八将》,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等。

宁津县档案馆馆藏一组《大刀记》手稿,对研究郭澄清文学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扎根农村深入生活

郭澄清生于穷苦之家,中学毕业后,在惠民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支援过济南战役。1955年,身为小学教师的他被调到宁津县委办县报,拓展了视野。他一边努力办报,一边坚持业余创作,三年中,先后写出小说、散文、故事八十余篇。

彼时,郭澄清写完稿子,就念给当地农民听,或者跑到外村请“老师”们指点。有时,农民听完惋惜地说:“倒是那么回事,就是觉得不够庄户味儿。”什么是“庄户味儿”?经过几番思索后,郭澄清发现,他把自己的语言、思想强加给了群众,难怪本来鲜活的生活、感人的人物,一写就走了样。这也给他指明了创作的方向。郭澄清不仅经常下乡深入生活,还特地向县委提出申请,要求到基层去工作。“数不尽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时刻感染着我,激动着我,使我精神振奋、心血沸腾,午不能休,夜不能眠。于是,我便抓紧工作之余,提笔展纸,学写文章。”1965年11月,郭澄清在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时,如是说。

历经四年终成巨作

1971年春天,郭澄清放弃了济南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回到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进行创作。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战,1975年秋天,长达120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刀记》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山东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

《大刀记》第一部,用如泣如诉的血泪文字,讲述了长工梁宝成因“闯衙喊冤”而被打屈死,儿子梁永生与地主白眼狼一伙的尖锐冲突,直观展现了少年梁永生那种“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脾性”。然后又通过《大闹黄家镇》等篇章,生动刻画了青年时代的梁永生“怕狼怕虎别在山上住,怕死就别活着”的农民自动自发斗争的“愣葱精神”。同时,作者又在《姓“穷”的人们》《下山找党》等章节中,进一步记录了穷苦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深情描绘了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忍辱负重、坚韧不屈的文化底蕴,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

《大刀记》第二部围绕着梁永生率领的大刀队在冀鲁平原、运河两岸的龙潭、宁安寨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斗历程,巧妙的情节安排和生动的斗争画面,让小说做到了故事完整,有头有尾,头绪不繁,首尾照应。

人民作家贴近生活

长篇小说《大刀记》是郭澄清长期生活积累,长期酝酿构思的必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佳作,更是一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有研究价值的大作。

在郭澄清逝世多年后,人们还在怀念他,称他是人民作家。他的小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他的作品纯朴、浑厚,多取材于群众日常生活,探求生活的真理,概括厚重的历史和社会内涵。郭澄清牢记社会责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现实,深入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和党的血肉联系,书写出属于劳动人民的人生传奇。

杜佳 崔珠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