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箩屯的传说

    贺书棋
    在禹城市市中区南边与齐河县交界处,有前簸箩屯、后簸箩屯两个村庄。按说,这一类的村庄一般是由于祖上有某种手艺,加上姓氏而命名的村庄,如红布张,皮绳李等。然而,簸箩屯的村名除了与手艺有关,还与一个传说有关。
    据说,在宋朝时期,现在的簸箩屯位置,住的是刘姓人家。因为附近土地肥沃,还有一条小河,水利条件优越,无论种庄稼还是种蔬菜瓜果,年年都有好收成。很快这里就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富裕村子。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土地不够使用,人们想到小河西边去开垦荒地,便在小河上修了一座桥,它不但方便了刘姓人们去开荒,也方便了附近村庄的人们行走。桥是刘姓人家修建的,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刘家桥。日久天长,也把刘姓居住的村子,叫成刘家桥村了。
    到明朝洪武年间,刘家桥附近闹蚊子(也有说闹红头苍蝇的),蚊子铺天盖地而来,见活物就咬,别说是人,连猪羊鸡鸭,只要让蚊子咬着,几天后就会患病死亡。十多天,村子人几乎死光。唯有一户编簸箩为生的全家幸存。
    这一户人家也姓刘,一家五口人只有三亩地,大部分时间是编簸箩。秋天收购绵柳条,经过沤制,在春冬两闲和下雨阴天不能干农活的时候编簸箩卖。为了干活方便,就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坑,在坑上的边沿,用土和泥垛了膝盖高的墙。留几个洞当窗户进光线。墙上面放上檩条,铺上用芦苇、高粱秸制成的箔,再用麦秸泥泥好。它冬暖夏凉,还不怕雨雪,是他们编簸箩的作坊。
    这一年闹蚊子,户主让家人把作坊的窗户堵好,把进作坊的洞口用苇席盖好,准备好充足的食品,点上棉油灯,一家人在作坊里避难。白天看到有蚊子进入,就使“蝇摔子”打,晚上怕蚊子钻进去咬人,给每人一个编好的簸箩,让把簸箩扣过来在里面睡觉。加上他们为了簸箩好卖,把编好以后的簸箩要用硫磺熏白,可能蚊子怕硫磺的气味,不敢进簸箩里去,因此,他们一家奇迹般的没有一人遇难。
    以后人口逐渐增多,为了纪念大难不死,他们就把村名改叫了“簸箩屯”。
    洪武皇帝驾崩以后,由长孙朱允炆继位,皇四子燕王朱棣心怀不满,以“清君侧”为名去南京夺权,大军在经过鲁西北时遭到重创。夺权以后回燕京时,朱棣在鲁西北进行报复,大开杀戒,几乎把这一地区变成无人区。以后又传旨在山西洪洞县和山东诸城县移民。簸箩屯从诸城县迁来王、董两户在此安家,村名仍然叫簸箩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董两姓繁衍人口越来越多,人多了就修房盖屋,村子越来越大,时间久了,村子形成前后两部分,中间有几丈远的距离,人们把前边部分叫前簸箩屯,后边部分称后簸箩屯。虽然在1958年时两个村合并成一个村,以后却又分成两个村。
    现在,前簸箩屯有300多口人,后簸箩屯有500多口人,大部分是王、董二姓。如今,前、后簸箩屯都属于屯子社区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