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扮演多重角色

 菲菲爸爸每学期开学来为孩子交学费时,都是拿来一大把1元、5元的零钱,最大面值的也不超过10元

    天气转暖,健康正常的孩子们早已在父母的提醒下换上了春天的衣服,但是在特教学校的校园里,不少孩子还在穿着冬天的毛衣。“孩子们的衣服少的可怜啊。”一位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体育老师叹道。

    衣服是盲童们最普遍的需求。今年16岁的阳阳酷爱体育,他喜欢篮球、门球、短跑。2年前曾参加过全省残疾人门球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他从来没有过一身像样的运动服。

    “在校园里跑着跑着就被砖块绊倒,衣服常常被弄脏、弄破。”由于患有视神经萎缩,阳阳只能看到1米以内的事物,特教学校的操场是用砖块铺成的,很不平整, “我希望将来能够穿上一身正式、帅气的运动服,在平整的场地上击门球。”阳阳的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贫困是特教学校大多数孩子家庭面临的最大困难。这里的孩子,家境都不太好,原因只有一个——巨额的医疗费拖垮了他们的家庭。

    “早就知道她家里很困难,但没想到那么穷。”初到菲菲家时,特教学校校长盛德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院子里居然连墙头都没有。”

    菲菲是双重残疾,除了视力有障碍,幼时的一次意外事故更让她险些失聪。她的父亲已年过六旬,母亲也是一位盲人,家里所有的开销都是爸爸在村子附近打零工挣来的,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便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

    由于学校每人每天要收取2.5元的生活费,菲菲爸爸每学期开学来为孩子交学费时,都是拿来一大把1元、 5元的零钱,最大面值的也不超过10元,除了基本的生活费,菲菲甚少有零花钱。因此,当她得知同龄的小朋友们都有手机、小音箱,还有好看的衣服穿时,她特别羡慕。但她却从不向家人提起,因为她了解自己的家境,甚至学校为她发的两身校服,都拿回家给爸爸穿,自己则穿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

    “衣服有时候觉得够,有时候觉得不够。”在面对陌生人时,平时活泼好动的菲菲骤然安静了下来,与她攀谈了好一会儿,才消除对记者的戒心,小心翼翼地说道, “冬天的衣服少,特别冷。”

    全盲的冯建虽然已经23岁,但由于入学时间较晚,至今生活还无法自理

    今年23岁的冯建由于入学较晚,现在才读到八年级的他,自理能力却很差, “早晨上课的时候,他的嘴上甚至还挂着牙膏。”冯建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父亲年迈,平时很少照顾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些抵触老师的帮助,久而久之,全盲的他连最基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备了。

    全盲的孩子是痛苦的,他们不知道洗衣服要放多少洗衣粉,是不是洗干净了;也不知道每天早上醒来牙膏是不是挤到了牙刷上。他们不是刻意懒惰,只是长久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让他们已经无法摆脱这种依赖,一旦走向社会,根本不知道如何独立生活。

    “放假回家的时候有父母照顾,挺好的,但是回到学校之后又成了老样子。”说起全盲的学生,黄红英老师十分痛心。

    对于年幼的孩子,老师们还能教他们洗澡、洗衣服, “但是一些男孩长大后,自尊心很强,不怎么接受老师们的照顾。”

    特教学校一共有92名学生,却只有22位老师,其中男老师仅有5名。

    老师们除了日常上课,还要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甚至连刷牙、洗脸这样的细微琐事都要过问。

    “老师太少,根本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希望能有义工来帮这些全盲孩子整理一下内务,或者是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让他们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盛德勇诚恳地说。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