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为我立标杆

王建成

那年正是秋实的季节,我在工作了42年的岗位上退休了。刚开始,不少亲朋好友包括家人担心我不适应,推荐了不少经验做法。在家短暂休整后,我决定做一件“大”事:这些年我总是忙忙碌碌,几乎从未休过假,所以亲戚们虽多数居住并不遥远,我却很少得闲看望。退休后有了闲暇,一种思亲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驱车一一探望了几位年长的亲戚。

我父亲姊妹一人,老家已无近人。于是我登门拜访了姥姥门上的几位老人。几位老人均在80岁左右,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老舅是个乐天派,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知足常乐。家在县城边上,农忙时,上午老舅和妗子在几分地里拾掇拾掇,下午他就和几个老友玩得不亦乐乎。老舅从小爱好写作,多年来常有诗歌、短文见诸于广播、报刊。晚上和农闲时,还会练练笔,几十年的爱好从没间断……他反复对我说:“现在挺好的、挺好的!”满脸的皱纹始终舒展着,言谈话语间透露着满足和乐观。

二姨前几年离世,孩子们怕老爷子孤单,争着赡养。姨夫20多年前突发脑血栓,幸亏治疗及时,生活无大碍。为了战胜疾病,也为了少给孩子们添麻烦,这些年他表现出超人的毅力。每天遵医嘱服药,下决心戒了习惯多年的烟、 每天早酒。晨、下午不乘电梯,走楼梯,到室外走步锻炼,风雨无阻。他生活非常规律,服药、吃饭、喝茶、锻炼,像钟表一样准,虽已80多岁,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已80多岁的姨夫戴着老花镜,坐在火炉旁,正在专心致志地读报。我从攀谈中得知,姨夫在乡镇企业退休后,一直坚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子女们给他订了报纸还不能满足他,他总是第一时间到一胡同之隔的村委会拿来当天的新报,抓紧阅读,然后及时送回去。四姨则坚持读名著。两人还时不时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三姨家居内蒙赤峰,我本计划抽时间专程前去拜访。说来也巧,去年北京世园会,我和爱人随团去参观。正在内蒙古馆观看时,恰逢多年未见的三姨。见面后,她握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我的眼顿时湿润了。她是由大女儿陪着专程来游玩的。姨夫去世早,三姨自打年轻时就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养育大。我在交谈中得知,她的孩子们都很有出息,也很孝敬。可能是艰难磨练中过来的人,三姨身体一直很硬朗。她年轻时当过老师,至今已80多岁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她和子女们住在一个小区,但独立居住,坚持生活自理,还力所能及给孩子们帮帮忙。她自己时常参加诸如打门球、旅游、散步等活动。多年来,三姨一直保持着达观的心态和慈善的面容。

拜见过这些亲人们,我心情豁然开朗,他们的这些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