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个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开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做好“五个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探索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破解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统筹布局,精准转调,精细管理,合力攻坚,纵深推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体系,营造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牢牢抓住工业强市不动摇,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推动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引导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动能。牢牢抓住服务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提高服务制造业水平,带动新型就业创业创新。持续做好“六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风险,推进金融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加强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一批,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建设一批,扩大高质量投资,尤其加大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基建”、创新型企业股权的投资力度,由土地、房产、能源等“硬要素”驱动向技术、人才、数据、信息、商业模式、产权、企业家才能、创新能力等“软要素”驱动转变。深化“标准地”“亩产效益”等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盘活和集约利用要素资源。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数字化为主线,着力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引导各类园区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智慧型现代农业,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市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增强开发区主平台能级,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深化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国(山东)自贸区、青岛上合示范区、济南省会经济圈、一带一路对接合作,实施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创出“德州智造”“德州服务”两大品牌,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引导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就业主体、消费主体、投资主体、项目主体、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类别企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采购链、数据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