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根的傍河街市

张明福

德州城根的傍河街市,指的是明清德州城西沿运河边形成的以商业为主的街道和集市,主要包括北厂街、桥口街、米市街和小锅市等。这些紧贴运河的街市都属于运河通航时期的商业与货物存储区域,有码头、有货栈、有市场,是运河通航的直接受益者,也是运河断航的最大受害者。

1悠悠千年皇家仓

比德州砖城大268岁

北厂漕仓是德州历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既是远古德州历史的标志,也是德州城能够矗立600多年的资本。有了北厂漕仓的存在,才有德州卫的产生;有了德州卫,才有德州砖城的修建。由此可见,北厂漕仓就是德州历史的根。

北厂漕仓正式设立于金天会七年(1129),即南宋建炎三年,当时名“景州(今东光)将陵仓”,这就是说,北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达890年。而德州砖城则设立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比北厂的历史要晚268年。所以才有“先有仓,后有城”以及“先有北厂街,后有德州城”的说法。皇家粮仓之所以能在德州存世近千年之久,主要是德州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德州是冀鲁两省的边界,距离北京32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首都南大门,不仅有京杭大运河,还有九省通京的官道。用大户人家作比方的话,德州漕仓则是朝廷家的南场院。

北厂得名说法不一

据1984年德州市地名办公室编印的《山东省德州市地名志》介绍:“积、转四方粮米,假运河粮船运往京都,得名‘米厂’,误传为‘北厂’”。但也有人说,是按临清造船厂顺序叫作“北厂”的,还有人说明朝廷在北京设东厂、西厂时而在德州设置的北厂等。按照历代德州方志的说法,北厂得名与扛夫厂有关。扛夫厂是古代的劳动力市场,北厂漕仓与码头上的漕船装卸搬运需要大量的零工,仓内粮食的翻晒腾空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因而就在此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市场。后由于漕仓迁入德州城内,又在西门外设立一处扛夫厂,即后来的扛夫厂街,为了区别故有南、北厂的名称出现。

商业繁荣近千年

要说清北厂街的历史,首先要对北厂街的历史进行科学断代,这个断代标志就是漕仓是否在北厂,即划分为漕仓时期与后漕仓时期。

漕仓时期由于漕仓的存在,大量船只在此停下来装卸粮食,与之相适应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自然应运而生。卸下漕粮的回空船只与回空车辆,自然会在北厂一带寻求商机,顺路捎回一些可以赚钱的商品赚取路费;或是为家人购买一些使用品,如农具、炊具以及服装鞋帽等,甚至是供家人亲友品尝的茶叶、烟酒、瓜果食品以及熟食等,这样一来,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北厂街的商业繁荣,这也许就是称之为“街”的缘故。

西南街主要是大商行、贸易货栈和车马行以及旅馆业;东北街和中心街多集中粮行、粉局、花店、花行、油坊、醋坊、席铺、木铺、铁铺、杂货铺、瓷铺、碗铺、琉璃店、皮袄铺、衣铺、染坊等。绸布店门口悬挂有“津沪国货布匹,苏杭沙罗绸缎”的楹联。明初实行递运法,沿河设立四大漕仓,这一时期德州仓达到最大规模,计有仓房1000间,可容纳粮食400万石。

后漕仓时代则是指正统十四年(1449)漕仓迁入城内后。这一时期北厂街的经济因漕仓迁入城内而受到影响,但影响不太大。理由是漕仓虽然不在了,但千年漕粮码头还在,济南(山东)兑粮公馆还在,不管城里漕仓的粮食往北京运送还是兑粮州县的漕粮运抵德州,仍是走北厂的漕粮码头。并且漕仓转入城里后,空出来的廒房都改成了附近州县的仓廒。所以,尽管漕仓迁入城内,北厂漕粮重地的地位未变,北厂的商业经济保持了继续繁荣。

众多庙宇香火盛

运河流经的城西一带土地非常奇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北厂一带因离城市较远土地相对宽泛,故而好多庙宇集中建在这里。大王庙也称“金龙四大王”,是祭拜运河水神的庙宇,运河中过往的船只大都进行祭拜以祈求行船安全,故而大王庙修建的非常气派,而且位置特别显眼,位于西南街与东北街的分界处,殿门朝西,俯瞰运河。奶奶庙在北厂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传说北厂奶奶是泰山奶奶的小妹,每年与留智庙的奶奶即泰山奶奶的二妹,都要到城南的泰山行宫去祭拜泰山奶奶。北厂奶奶不仅送子而且还能诊治眼病,故而在鲁西北一带信仰极浓。据说关帝庙在北厂有4座之多,原因是在此经商的山西商人认作关帝的老乡,能够保护他们平安发财;而德州一带的人则认为关云长曾在德州任过职,作为德州人的父母官当然会保佑子民平安发财,所以关公信仰在德州大地也颇有市场。

2水陆交汇浮桥口

六百年的浮桥口

桥口街的出现是雍正年间运河挑直之后的产物。

雍正之前,运河是在西关村的东面北流的,现桥口街一带处于运河以西。这里不仅有西关村和穿街而过的九省御道,还有年代更为久远的唐代慈氏寺和供永乐宣德驻跸的德州皇殿等。雍正年间运河挑直后,原运河浮桥由村东改在村西,西关、皇殿、慈氏寺等均由运河西变为运河东。新开辟的这段河道呈南北直线形,随着码头及货场、摆渡、钞关等机构和单位的设置,故在运河边出现了一条紧贴运河的南北街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桥口街。本来西关原是由御路形成的村庄,属于东西向。南北向的桥口与东西向的西关叠加起来,便是今天的桥口街。此地正式命名桥口街是解放后的事情。

形形色色的“衙门”

运河挑直后,此地就先后出现了一些与运河有关的衙门,如钞关、盐仓等等。

德州钞关——民国《德县志》:“在浮桥北运河西岸,后移浮桥南东岸,为临清钞关所辖分关也。设立最早,始于明宣德十年(1435)。距临清总关水路330里,专征河路货税……驻本县者为分关。……民国六年(1917),在本县设立临清钞关驻德办公处……民国二十年(1931),各省裁厘,即行取消矣。”

德州盐仓——明初至清雍正年前的300年间,德州装卸食盐的盐码头、盐仓库设在盐店口街。清雍正年间随着运河的挑直,官府也将盐商、盐衙门等集中到了浮桥口码头处,形成后来的德州盐场。民国时期,德县县政府下设的盐务局、缉私队和仓库也都设在这里。解放初期曾作为利民盐业公司德州分公司的仓库。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天津北支那水路军德县特务站、日伪河防大队(全称“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德县河防大队”)也曾设置在这里。

3回民集居的锅、米二市

商业分工成两市

米市街与小锅市的形成均与明清德州商业分工有关。米市街原名叫“米厂”,是为德州粮仓服务的粮食加工提纯的手工作坊集中地。那时农户交上来的粮食,其纯度和干度常常达不到要求,过称前需要逐一进行检验,发现纯度不够的就要用风车吹扇筛汰,使杂质和沙土能随风飘走,石砖子一类的则随筛子漏下,使加工出的粮食更精更纯。粮食在仓廒中存放期间也许会被虫蛀、鼠咬、受潮变霉等,都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才能使粮食质量如初,故有米市街的出现。小锅市是专卖家家户户都离不了的饭锅的专业市场,原叫“卸锅市”,即由运河船运过来的铁锅在此卸货而得名。叫久了就叫成“小锅市”,并非专门卖小锅。

屹立五百多年的两座清真寺

米市街与小锅市是德州回民集中居住地。这些回民多是元末明初随运河而来的回民商人和因设卫入籍的军户。他们中有的是富商坐贾,有的是小商小贩或私营业主,也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贫苦百姓。由于其信仰的一致性,德州的清真寺便应运而生。

据记载,米市清真寺是德州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与苏禄王下葬德州有着不解之缘。因苏禄王信奉伊斯兰教,仙逝之后需要按照宗教仪式进行发送,当时德州只有米市一座清真寺,又加上距德州水馆驿距离较近,所以苏禄王的葬礼就是在这座清真寺内举行的。

小锅市清真寺是明万历十年(1582)七姓回族人家筹资兴建的,至今还保存着清光绪八年(1882)白王氏为该寺捐田11亩的功德碑。该寺也是德州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清真寺,后经明清时代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了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具有中国古典建筑模式的清真寺。该寺修建得非常气派漂亮,故成为运河船只进入德州城首先看到的标志物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米市与小锅市清真寺也都及时得到了翻新修葺,信教群众集资将其打造的既威严典雅又富丽堂皇,不仅为信教群众举行礼拜仪式提供了场所,而且成为德州十分靓丽的风景名胜。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马惠彬《北厂志》《桥口街志》和田贵宝《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志》,部分史实为冯良才、邓继瀛先生口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