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可能只要一句话

心理咨询师:聪明的父母都会好好说话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一句话可以把人毁到什么地步?其实,现实生活中,一句话足以毁掉一个人。与在乎的人生气发火时,永远不要说出那句最伤人的话,因为你不知道它的杀伤力有多强,就算当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会在对方心里留下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孩子一旦被父母的语言暴力伤害,就会像被“诅咒”了一般,朝着父母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有多少爱在父母随口而出的话语中消散,就有多少心有灵犀在父母温柔坚定的话语中构建,聪明的父母都会好好说话,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案例一:求抱抱的女孩被母亲当街大吼

齐女士是五岁女孩欣欣(化名)的继母,两人关系原本不错,但最近一段时间欣欣对继母充满敌意,而且一听到家中有噪音就大吵大闹。

原来,半个月前,齐女士带着欣欣去超市买东西,由于齐女士拎着沉重的物品,催促欣欣快点走,可欣欣偏偏在这个时候撒起娇来,称自己肚子不舒服,要求妈妈抱抱,齐女士告诉欣欣自己无法抱她,让她自己走。可欣欣不依不饶,站在原地不走,还大哭起来。齐女士十分生气,向欣欣吼道:“你之前一直没人抱,不也走得挺好吗?不许再烦我了。”

齐女士原本表达的意思是,欣欣在逛超市的前一段时间没人抱,但欣欣误会成她很早就没了亲生母亲。从那之后,欣欣对齐女士充满敌意,而且家中电视的开机声、热水器的提醒声等都会让欣欣大喊大叫。

这个案例是由错误的沟通方式引起的误会,齐女士如果只在说其他话时脾气急躁一些,欣欣不会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可偏偏是欣欣最敏感的地方,当众吼叫更会让这种伤害加倍。

案例二:男孩以语言暴力报复周围人

小磊(化名)正在上初二,有一次因为没写完作业被老师叫了家长,回家后妈妈狠狠批评了他一顿,对他之前犯的错误又数落一番,还说了一句让小磊永远忘不掉的话:“你这么笨,当初怎么不掐死你?”这句伤人的话,就像钉子扎进木板,永远留在了小磊心中,他感觉自己像被“诅咒”了。

在咨询过程中,小磊的妈妈说自己当时只是太累、太失望了,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脱口而出了那句话,事后自己也非常后悔。

但小磊表示,在妈妈说出那句话时,他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后,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他了,他好像真的应该去死。此后,他挣扎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和妈妈却怎么也亲近不起来了。而且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这句话,便不想再做任何努力,成绩一直下滑,开始出现厌学、逃课的行为。

更可怕的是,小磊从那时起,也习惯用语言暴力伤害周围的亲人、朋友。他说讨厌自己现在易怒、出口伤人的状态,可又控制不了想要“报复”的心理。

案例三:长期受语言暴力伤害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赵女士的妈妈非常暴躁,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妈妈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和姐姐发脾气,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在家庭当中得以“生存”,她拼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毫无底线地去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可无论她做得多好,母亲总有理由数落、挑剔她。因为永远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每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在赵女士21岁那年,她遇到了比他大6岁的郑先生,对方对她十分关怀,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幸福,赵女士迅速坠入爱河,结婚、生子。可她也渐渐发现了丈夫身上的一些陋习,她想去质问丈夫,却害怕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会跟着消失。

如今,这些压抑在心底的情绪越来越多,赵女士找不到倾诉的人,出现了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情况,只好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像赵女士一样,因为童年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长大后拼尽所有抓住“来之不易的幸福”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看似逃离了一个深渊,其实却一直身处其中,并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讨好型人格,如果得不到疏解,这些情绪会伴随终生。

分析:语言暴力或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痛

从心理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比如,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会认为,生活充满了苦难,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敌对情绪。

在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中,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最终导致安全感缺失,变得敏感而脆弱。

更可怕的是,大吼大叫是周而复始的悲剧,很多孩子会带着父母对自己的伤害,让自己也变成出口伤人的人,以此来缓解内心的伤痛,长此以往,则会造成性格缺陷。

父母应该去反思,为什么明明有着一颗关爱孩子、期盼孩子成才的心,却会被孩子理解为唠唠叨叨,这样的沟通怎能起到积极作用?怎样才能让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更有效呢?其实,和孩子好好说话,方法要用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起语言暴力,要平等、耐心、诚挚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心理咨询师有话说:温柔而坚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家长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要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当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也要温柔且坚定地和孩子讲道理,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去改正。

心理咨询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上学总迟到。妈妈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你那么早出门,但是总迟到呢?”孩子见妈妈没有责骂的意思,就说出了实情:“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妈妈听完就笑了,第二天陪着孩子一起去河边看日出,看到眼前的美景,妈妈也感慨万分:“儿子,发现这么美的风景,你真是太棒了。”放学回家后,儿子发现书桌上多了块精致的手表,手表下还压了一张纸条,是妈妈写给他的:“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孩子很少再迟到了。

咨询师建议家长们,遇到让自己发怒的事情,首先应该想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不让暴力语言出来撒野。然后,换一种说话方式,不要让批评、说教成为常态。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苛责,多一份温,少一份训斥,即便孩子不能马上做出回应,但至少孩子内心是温暖的,不会抵触父母的关心。最后,家长还要学会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欣赏孩子的付出、理解孩子的无奈、给孩子最有力的支持与鼓励,这才是父母最应做的事情。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好好说话,幼小的孩子如同娇嫩的花朵,只有用爱滋养,才能开得娇艳灿烂。

本期心理咨询师

杨明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NLP执行师、家庭系统排列师、启正教育平台讲师、济南缘启心理咨询发起人、正觉心理特邀首席导师。

杨明生导师个案风格谦卑、严谨,有着独到的感知和洞见,擅长家族系统创伤、疾病及健康、亲子及伴侣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倡导把系统排列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告别盲目的爱,用智慧的爱、无限的光明引领我们的人生。

目前主要课程有:家庭系统(组织)排列工作坊、幸福婚姻系列沙龙、启正教育青少年成长智慧课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