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法院——千里送文书 真情化纠纷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李昊)近日,德城区法院干警远赴江苏连云港规范送达,促使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圆满调解。

该案中,原告中国建设银行德州分行向德城区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江苏省连云港市戴某宝归还贷款193772元。案件受理后,由于没有被告的任何联系方式且被告身处异地,送达诉讼材料面临困难。

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身份证号码,干警查询到戴某宝的户籍所在地,遂将诉讼材料通过法院专递进行了邮寄送达,但无人签收。再次邮寄送达后,回执显示被告人父亲予以签收,但未载明被告是否同住,无法确认其是否收到诉讼文书。

案情紧急,承办法官立即联系法警大队,委托干警到被告户籍地直接送达,摸清实情,制定下一步审理措施。按照户籍地址,干警杨善存和书记员张亚南找到戴某宝的家,但只见到其母亲,其母称自己也无法联系到儿子。

唯一的线索也宣告中断,两人开始围绕戴某宝社会关系展开调查。正在调查时,被告母亲再次打来电话,原来戴某宝并非真的失联,而是因打架斗殴被当地公安机关立案,现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心有顾忌不敢露面。戴某宝母亲被法院干警不远千里送达、追求办案公正严谨的精神所感动,主动与干警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履行还款义务,希望法院调解。

张亚南立即向承办法官电话汇报调解意愿,承办法官与原告代理律师进行沟通调解,分别征询双方调解方案。经过多半天的耐心劝导,原被告双方最终达成分期支付的调解协议,该案案结事了。

这只是德城区法院探索送达模式,由法院干警和书记员组成送达组直接送达的案件之一。近年来,民事诉讼“送达难”成为困扰法院的难题和制约审判效率的“顽疾”,受送达人躲避诉讼、拒不配合法院送达,严重影响司法效率,降低司法公信力。德城区法院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意见,明确规定各类送达方式的程序和标准,法警大队与法庭配合直接送达。同时,建立专递邮件“快速通道”,规范邮寄送达工作,提升审判质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