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不好,千万别说“你真笨”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中高考成绩出炉,有人欢喜有人忧,根据往年的咨询经验,出成绩后的两个星期左右,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期,因为没考好而感到焦虑懊恼、突然失去目标,甚至很多家长也会因为太想“补偿”辛苦备考的孩子,而导致孩子和家长同时出现过激心理。

7日,记者针对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咨询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春阳,并请她为考后心理健康支招。

案例一

中考失利家长指责孩子“太笨”

小振今年中考成绩为261分,没有考上高中,出成绩后就一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和成绩同样让他备受打击的还有父母对他的态度。“考试之前,他们都说我考得好不好没关系,他们不会骂我的,我感激他们让我没有了心理负担。但是考试之后,他们完全换了个人,一直在指责我太笨、不用功,说对不起他们给我交的学费。”小振说,父母的指责深深地刺痛了他,他也开始觉得自己就是“笨”、“对不起家人”,从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他只和父母一起去过母校咨询接下来报考高职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心理咨询师:

理智分析原因梳理今后道路

对于一部分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许多压力,有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整天愁眉苦脸、哀声叹气,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这些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很有可能由于长期士气低落引发抑郁症。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过度指责孩子,更加聪明的做法是:“如果孩子考得好,我会抱抱孩子,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我会紧紧抱抱孩子。”因为结果已经出来了,这个时候指责、埋怨只会打击孩子。应该理智分析考试失利原因,以及今后要走的道路。告诉孩子中考只是一段经历的终点,应该找回自信、阳光的自己,才能踏上成才之路。

案例二

阳光男孩中考后突然变“宅”

洋洋(化名)中考虽然有一些失望,但总体来说,成绩还算不错,考上了中意高中,但考后洋洋的性格却变得有些“不正常”。妈妈齐女士为此找到咨询师,“他之前喜欢篮球、游戏,周末会利用一点儿时间约着朋友打球,可现在中考结束了,时间充裕了,他却不出门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最让妈妈感到不适应的是,之前洋洋性格比较温顺,很听爸妈的话,但考后却经常大吼着说话,好像心里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外界沟通,只想把自己关起来。

心理咨询师:

缺少目标后迷茫无助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中考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中考!但是伴随着考试的结束,目标消失了。一下子因为没有目标而变得无所适从,但是很多家长是不能理解那种感觉的,从而认为自己的孩子太“宅”了,是不是有心事?其实,这只是孩子没有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路,家长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目标,让孩子重新找回“斗志”。

同时,中考后因为突然无所适从,很多孩子还容易在这个时候养成晚睡晚起、通宵游戏,甚至吸烟的不良习惯,从而出现明明初中成绩很好,高中成绩却直线下滑的情况。

案例三

考后放纵无度家长总想“补偿”孩子

聚会、唱歌、旅游、购物……中考后,小颖(化名)过了几天她想象中的“完美假期生活”,父母也全力支持她,开车接送、财务绿灯,在他们看来,“孩子‘苦’了这么长时间,考试结束了,当然要好好放松一下”。“但是,我现在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陪我玩的朋友越来越少,有时候想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他们有的说太累了,有的说爸妈不让出去,还有的说自己报了兴趣班。明明已经考完了,想玩还玩不痛快,特别没意思。”小颖说,最近父母又给她买了不少衣服和鞋子,可这些已经成为她的苦恼了。

心理咨询师:

应激状态下过度放纵易引发心理问题

很多考生走出考场后,瞬间感到如释重负,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心中的压抑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消退。所以,事实上还处在一种应激的状态。但他们却选择一种放纵的方式来恶补三年来心中的欲求。有的通宵上网打游戏、有的吃饭都在看美剧、有的夜不归宿泡歌厅等。

同时,这种“补偿心理”还容易出现在父母中,认为孩子辛苦了,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其实这样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失度的玩乐使这种从长期压力到蓦然松弛的巨大心理反差,会引发多种问题的发生。

支招 三步走:放松、鼓励、树立目标

考试结束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使考生尽快从紧张疲惫的状态下恢复过来。此时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例如带孩子出去旅游,建议选择一些高校和名山大川。

若孩子考得不理想,一定不要责备,而是要进行疏导和鼓励,教他们正确认识高考和对待分数。重点强调他们性格上、理解力上,或者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些擅长的事,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表扬,以帮助他们摆脱阴影,走出失落。

考后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记住不能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谨防孩子过于放纵而丧失积极性。而对考“砸”的孩子,家长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之后,引导他们如何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缺点和不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