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大代表董吉增:用活沉淀资金 解决企业难题

□本报记者 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 孙贤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企业和营商环境所占篇幅比以往大幅度增加,其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随后也成为各代表团讨论的焦点话题。”市人大代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党总支书记董吉增说,如何解决融资难,可以考虑通过“政策+信用”的方式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董吉增介绍,去年,簸箕刘社区集体经济各项收入共计12亿元,主要是房屋销售收入。尽管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企业要做大做强,资金强力支持必不可少。“例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以交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物业质量保修金、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等形式对企业进行监督、监管,这些资金成为沉淀资金,可以将其利用起来。”董吉增举例说。

此次两会,董吉增带来了取消以交存保证金、监管资金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监督、监管的建议。他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机制,企业信息数据互相开放,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信用监管手段转变,把缴纳资金、保证金改为信用评估方式,或者以资产作为质押等,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给予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方面,他建议政府引导完善征信和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评级等机构,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成本。信用体系建成后,可以组织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由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等。“信用的培育,在外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内也离不开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呵护。只有内外发力,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信用的活力和动力。”董吉增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