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自行车

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是个稀罕物,它与手表、缝纫机视为那个年代老百姓生活的“三大件”,一般家庭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要凭票。如果谁家有这三样东西,找对象说媳妇都要容易些。特别是自行车,骑上打着清脆的铃铛,穿街“呼啸而过”,那份骄傲和神气,能引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

当时,我家就是全村第一户有自行车的家庭。那年,父亲被评为全县的“模范教师”,他胸带大红花推着他的奖品“自行车”回来时,全村人涌上街头纷纷发出由衷地赞叹,那场面用村长先洲爷的话说,就像迎接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八路军一样空前热闹。

自从父亲得了这辆贵重的“奖品牌”自行车后,家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来借车,有的是去相亲,有的是到乡医院看急诊,有的是送站赶火车……每次借车人一开口,只要车子在家,父亲总是笑眯眯地说:“骑吧骑吧,路上小心点,别摔着了。 ”村里几乎所有人都借过我家的车,借的人多了,母亲不愿意了,叨叨父亲:“我看,你这车子是奖给全村公用的吧! ”有一次,村里人都不愿意交往的“大埋态”二狗子慌里慌张来借车,说他娘癫痫病又犯了,要去外地抓一副偏方药,恰好父亲不在家,母亲找了个借口说车子骑出去了,打发走了二狗子。过了一会儿,二狗子又喘着粗气跑回来,央求我母亲车子啥时能回来?这时父亲回来了,明白情况后,他二话没说就从屋内推出了自行车。母亲当即发脾气说:“借借借,你是什么人都敢借。”父亲怒火一下子也上来了,“同里同村的,谁能没个难? ”

那时候的农村人实在,什么事都爱念情,你替他预了急,他不会忘了你。来我家借过自行车的人,只要见了我们家里的任何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临走时还要询问一句:“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吩咐。 ”有时,有人碰见我母亲去井上挑水,夺过扁担一口气就给我家挑满了水缸。看到我奶奶去麦秸垛拿草,背起箩筐就给送了回来。土地“大包干”那年,我父亲教初三毕业班,顾不上家里的农活,地里的麦子熟透了,眼瞅着要变天下雨,母亲急得直跳脚。正心焦火燎不知所措时,二狗子带了七八个壮青年,不到一个时辰,几亩地的麦子被抢收得一干二净。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村里人或做小买卖、或外出打工、或办起了工厂渐渐地过上好日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上了自行车。自然再也没有人到我家借自行车了,可父亲在村里仍有着好口碑、好人缘,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招呼一声,就有人来帮忙。父亲骄傲地说,这都是那辆自行车的功劳呀!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村子里的街道两旁逐渐多起了一辆辆崭新的小轿车,村舍也由原来的土墙茅屋变成了一座座小洋楼,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向远处延伸着幸福。

去年父亲离世后,按照乡俗我回故乡处理丧事时遇见乡亲们,他们围拢上来握着我的手,一边念叨着父亲的好,一边竖起大拇指。我要返城了,他们还一个劲的往我车里塞进来一大堆土特产,还让我向我母亲代问好。

车子走远了,我频频回望故乡,不由得感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同时,脑海里又浮现出一幕幕父亲把自行车借给乡亲们的情景,眼眶里止不住噙满了一股股温情与祝福。

□ 姜宝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