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卖来敲门送的不止是美食还有简易生活


编者按
  中午吃点什么?点个外卖吧!晚上吃什么?点个外卖吧……好吧,自从外卖闯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少市民的福音。外卖平台日渐火爆,外卖APP同样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机工具。“您好,您的外卖已送达。”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了最温柔的情话,很多人和厨房渐行渐远,“吃”背后的故事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外卖的故事……


  省时省心 有了外卖再也不爱方便面

  21日上午10点半,德城区上空的小雨还未停歇。设计师小刘从容地拿出手机打开外卖平台,不断查找不同商家的食物,琢磨着午餐吃些什么。最近两年,只要天气不好,点外卖就是小刘解决吃饭问题的首选。“点外卖吃饭真的很方便,已经很久没有吃方便面啦。”这是小刘的切身体会。身为家装设计师的他平时工作很忙,有时下班已经是晚上12点,只能靠方便面解决“肚子”问题。“大概两年前的一天晚上10点,加班第一次叫外卖。选中心仪的食物后就继续安心工作,半个小时后外卖小哥就送到了单位门口,最让我惊喜的是外卖送来时还是热的,吃起来很舒服。从那以后只要加班或者天气不好,我就叫外卖。”小刘说。
  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平台上的商家越来越多,顾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小刘感觉叫外卖的最大好处就是不耽误时间,只要地址写清楚耐心等着就好。而且现在很多外卖的包装也很正规,这对顾客来说用餐也更加方便。“不过也遇到过用餐不愉快的情况,比如商家餐具没给够或者少放了某样菜品等等。还有的商家根本不看我的备注,明明表示不要香菜或不要太辣,但送来的又和要求不一致,还是希望商家能认真查看订单,保障菜品齐全。”小刘说。


  种类繁多 想吃啥点啥还有“红包”等你拿

  如今的外卖平台所涵盖的商家众多,种类齐全。从快餐便当、汉堡薯条、意面披萨、包子粥店、米粉面馆、麻辣烫冒菜、地方菜系、鸭脖卤味、龙虾烧烤应有尽有,甚至想吃火锅都可以点外卖。
  记者从某外卖平台了解到,销量最高的是一家炸鸡汉堡店,月销量达到2600多份,可见很多人热衷在外卖平台购买快餐类食品。此外,一些地方菜系、面食类也很受欢迎,月销量在2000份左右。
  顾客通过外卖平台订餐非常便捷,选中食物后填写好联系电话和地址,便可进入支付页面,支付后还可以看到外卖还有多长时间送到。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都会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平台也会不定期发放红包刺激消费。记者注册一家外卖平台后,页面立即弹出新用户专享红包的页面,选择外卖时便可以立即使用。“有些新商铺刚开业,为了吸引顾客,促销力度很大。我记得曾选了一份川菜外卖,算上满减优惠和平台的红包,最后节省了40多元,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大多是优惠四五元。”刘先生说。


  快捷简单 平台操作方便商家“借机”发力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注意查收。”在城区万达金街内的一家面食馆,短短5分钟就听到了3次这样的语音提醒。老板肖师傅一边确认订单内容,一边招呼厨师赶紧准备。这家仅有6个桌位的小面馆内,多时一天能接到近30个外卖订单。
  顾客习惯通过外卖平台叫餐后,许多商家瞅准了这个商机,纷纷加入到外卖平台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扩大影响力,通过销量来提升店面的营业额。“我这家店面在金街开张一年多了,加入外卖平台后,每个月营业额大概会增长20%左右。通过外卖平台确实增加了销售量和营业额。”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李先生说。
  5月17日晚,经开区澳德乐内一家面馆,虽然店内仅有4名顾客在吃饭,而在一旁却有3名外卖小哥等待取餐。记者从某外卖平台了解到,这种商场内的餐馆外卖订单很多,一个月甚至可以达到两千多份。
  商家使用的平台操作十分方便,万达金街火锅鱼的老板齐女士向记者演示了操作流程。当有顾客下单后平台会有提醒,并显示清楚顾客的订单内容,店家接单后便会显示出各项内容的金额和商家的实际收入。正是这种快捷简单的操作,让店家在使用外卖平台上没有了门槛。


  “借力”促销 为保成本外卖价高于店内价

  就在21日中午,万达金街火锅鱼的老板齐女士接到一份订单,当她看到订单内容后却叹了一口气。齐女士无奈地表示,接这份订单不赔钱已经很不错了。齐女士介绍,商家加入外卖平台后,平台会根据店家的销售额抽取一定费用,而这些费用的抽取使得店家的利润降低了不少,只能通过提高外卖价格来维持成本。“这个订单顾客点了一份单人套餐,平台上我们标价25元,而在店内吃仅需20元。我们在外卖平台上搞活动,满30元减10元,再除去平台的抽成后,这个订单实际收入15元左右,也就刚好保本。”齐女士说。“就算上调价格,涨幅最多也就四五元,我们几乎是满30元减10元,所以就算提高价格也都可以通过优惠抵扣。”万达金街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李先生坦言,他卖一份外卖的利润在1元左右。
  商家在外卖平台上都有各种优惠活动,虽然很多商家表示外卖利润不断减少,但他们还是会接单。在他们看来,虽然利润少但是也可以通过走量来增加销售额,多这样一个渠道也可以多增加些收入。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明凯 摄影 刘振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