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光影流转激发文化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电影产业为重点突破口,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光影流转激发文化新活力

德州大型影视系列情景喜剧《欢喜一家人》开机仪式(资料图)

中国·电影小镇个性雕塑吸引很多市民拍照留念。记者路龙帅摄

德州日报社出品的微电影《底线》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胥爱珍路龙帅本报通讯员胡春晓岳晓蕾

11月29日,第四届美丽德州影像节落下帷幕,从本届活动来看,无论从参评作品数量还是获奖作品的质量,都比往届有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我市电影创作活力十足,德州电影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向更高“山峰”攀登。

作为美丽德州影像节的倡导者和亲历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豪认为,美丽德州影像节已成为德州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注脚,它不仅是本土优秀影视作品的展示平台,让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脱颖而出,走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舞台赢得奖项,也勾画出优质影视企业乃至全市电影产业迅速发展的上扬曲线。

从无到有科学引领营造良好生态

“德州电影产业的起步不算太早,但自2015年微电影呈现井喷式发展后,产业发展就进入‘快车道’,令人欣喜和振奋。 ”德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刘晓东说,这得益于德州市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和活动引领等多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电影创作人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早在2014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7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为全国电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不仅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腾飞的有力推手,也为地方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相关部门对电影产业发展也更加重视,我市把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先后出台了《德州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德州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德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实施了电影小镇项目,对影视作品创作生产给予内容引领和扶持奖励,对电影产业平台搭建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影视创作,投身产业发展。

据市电影家协会统计,在四、五年前,我市共有100多家影视相关企业,其中多数都是从事婚庆纪实、纪录等简单作品的制作,能够制作影视文化长短片的企业只有不到10家,而随着党委、政府对产业的重视及良好生态的打造,很多企业调整发展方向,进行了转型升级,目前深耕影视创作的企业已有30多家。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带来影视企业数量的增多,激发了本土影视人的创作激情,也吸引了德州在外地的电影人回到家乡参与创作,比如第四届美丽德州影像节的获奖作品《你好,重生》和《底线》,都是在外发展的德州人回乡进行的创作。

从短到长聚集发展完善产业链条

7月14日,我市女作家董爱红担任编剧,德州籍导演姜大伟执导的院线电影《锣鼓震天》开机;10月19日,德州本土电影《梦里回到昨天》登陆全国院线;11月9日,纪录片《初心·榜样》获第七届亚洲微电影大赛金海棠大国工匠单元优秀作品奖(第一名)……历数今年电影产业的发展,院线电影无疑是其中的亮点,而这一“高光时刻”的到来,却是对德州电影人几年积淀的集中呈现。

我市电影产业起步于微电影,发展历经互联网电影、影视短片和影视长片等不同阶段。从2015年我市微电影《回家》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展映,2017年德州本土第一部院线电影《曲点鸳鸯谱》院线上映,再到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德州互联网电影周”表彰盛典,全市电影产业实现了由微电影到大电影,由网络电影到院线电影的重大突破。

影视创作企业实力的增强和产业链条的完善,离不开电影小镇这一平台的强力带动。我市自2017年实施了“中国·德州电影小镇”项目,位于董子文化街的中国·电影小镇是我市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目前,这里聚集了16家影视传媒公司,上百位电影及相关产业从业者,破解了企业单打独斗,摄影棚、录音棚、摄影器材等配套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等问题,搭建起电影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入驻电影小镇3年只需交一年的房租,这样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德州董子文化街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影小镇负责人马爱民坦言,入驻小镇后,影视创作者可以与同行之间更加便捷、高效地交流、合作,还能获得市里相关政策的支持,调动了大家专心搞创作的积极性。运营2年多,由电影小镇入驻企业承担编剧、发行、拍摄、联合制作等的院线、话剧、微电影、舞台剧、情景剧及宣传片等总数量达236部,作品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奖项40余项,电影小镇先后主办、承办、协办影片发布会、影片开机仪式等活动20余场次。

从量到质精品迭出擦亮文化新名片

如果说,影视作品数量的增多,显示了我市影视创作的活力,那么高质量的作品,则刻画出电影产业发展不断攀登的新高度。近年来,德州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山东省的各项电影类评奖中屡获佳绩。德州微电影作品曾两度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今年,电影《创梦时代》入选第十三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填补了我市在省“文艺精品工程”电影类作品没有奖项的空白;前段时间,本土导演李泉林的作品《幸福房子》获得2019年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外语短片单元最佳导演提名,成为德州首位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项的个人。

以电影为媒介,搭建交流、交往、交融品牌,推动我市电影文化产业发展,是众多媒体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美丽德州影像节电影单元,由德州日报社出品的微电影《底线》一举斩获最佳电影短片、最佳导演、最佳制片人3项大奖。近年来,德州日报社牢牢把握媒体融合大势,大力发展短视频、MG动画等新媒体作品,今年除了《底线》外,报社拍摄的纪实片《退役军人李开阳:把小昆虫做成富民大产业》和情节片《回家》,也在山东省乡村振兴农民微视频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与国内业界及省里专家交流,很多人非常惊讶德州竟有这么强的创作能力。 ”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于海丰说,她认为德州厚植的电影产业发展土壤,一方面让影视人心无旁骛专心创作,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倒逼影视创作人主动追求精品、创作精品。第四届美丽德州影像节上的《失路》《底线》《纸人寻家记》等获奖作品均获得省级评委的高度称赞。近几年,我市平均每年都有20多部作品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电影是典型的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艺术形式。 ”李文豪说,高品质的德州电影在讲好德州故事、弘扬德州精神、传播德州价值、凝聚德州力量方面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谈及德州电影产业的未来,李文豪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说:“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德州电影产业一定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支‘劲旅’,在讲好德州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创造出更大的活力和价值,影视产业有望成为我市文化领域的一张新名片,为城市气质增光添彩。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