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明,男,1982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齐河县红十字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齐河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山东省红十字会注册师资、国家五级应急救援员。他自2018年加入蓝天救援队,七年来多次参加应急救援任务,并作为主讲人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讲。2023年,他积极响应号召,设立“急救地摊”,创新教学,将急救知识普及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培训已超万人,并有学员在危机时刻用所学知识成功救人。曾荣获德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山东省红十字会2023年第41期救护师资培训优秀学员、齐河县五一劳动标兵、齐河县创新标兵等称号。
从军梦点亮初心 转战新战场守护生命
赵孝明与急救的缘分可追溯到7年前。“我从小就想成为军人,但因近视,无奈改变了梦想。”赵孝明说。2018年,齐河县蓝天救援队招募首批成员,未能圆梦军营的他,凭着一腔热血,毫不犹豫地加入队伍。在此期间,他考取救护证,并逐步成为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起初只想多掌握一项技能的他,就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自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赵孝明参加过多次应急救援任务。在从事应急救护知识宣讲的七年时间里,赵孝明作为主讲人,部队、企事业单位、社区、私立医院等场所都留下了他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宣讲的身影。在齐河县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题片、山东省应急厅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山东省邮政快递业综合应急演练、齐河县中小学幼儿园防溺水知识直播、山东广播电视台“沿着黄河防溺水”直播等多项活动中,赵孝明都作为主讲人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宣讲。
在成为红十字会志愿者后,他更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应急救护知识。2023年,为更广泛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县红十字会提出利用志愿者下班后时间,在广场摆“急救地摊”的想法。“把课堂挪到室外,选在晚饭后开展,让人们散步时顺便学急救知识,这方式太棒了!”赵孝明积极响应,迅速规划时间地点,摆起“急救地摊”。
“急救地摊”融入日常 科普传播走进百姓家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为让民众更好理解和掌握急救技能,赵孝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他在传授固定急救技能的同时,还科普急救原理,讲解通俗易懂并亲身进行示范。近两年来,“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救人”成为热门话题。教学时,赵孝明不仅讲解AED的使用场景及正确使用方法,还会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心脏有个窦房结,会发放电活动,传导到心脏各处,使心脏有规律、有节律地收缩。可以打个比方,老师让学生读书,老师离开班级后,有些学生可能交头接耳,课堂纪律变乱。当老师再次进入班级,同学们会立刻安静,恢复整齐读书声。AED的原理也是如此,老师就是那台AED,通过大电流整治课堂纪律,使心脏恢复正常心率跳动。”
目前,赵孝明的急救地摊已开展两年,每年夏夜固定持续3个月,闲暇时他也会摆摊教学。目前,已有超万人在赵孝明的急救摊位学习过急救知识。“将急救知识普及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医学科普更接地气。这不仅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急救技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知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赵孝明说。
生命回响激励前行 爱心接力延伸生命赛道
2023年的某天,一条“赵老师,谢谢你!”的微信消息让赵孝明心生疑惑。询问后得知,发消息的是齐河县某幼儿园老师。当天,这位老师带年幼的孩子出门游玩,途中孩子不慎被糖果卡住喉咙。危急时刻,这位老师想起赵孝明为幼儿园老师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时讲过的内容,她立即抱起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孩子进行腹部冲击,不到1分钟,孩子吐出异物,转危为安。同年,赵孝明的两位队友也成功的使用心肺复苏法和海姆立克法分别挽救两名陌生人。近两年来,像这样参加培训后成功施救的事例,至少已有3起。“知道有人真的用我培训的急救知识救了人,我的内心既高兴、又激动。”赵孝明这么说,“同时,这也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随着“出摊”次数增多,普及急救知识的想法在赵孝明心中愈发坚定。他多次在培训中回忆起舅舅因心脏病被医护人员抢救的场景。“五六年前,舅舅心脏不适去医院就医,在挂号等待时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在导医台。” 赵孝明回忆,“当时听长辈说,医护人员立刻对舅舅进行心肺复苏,转运病床期间也未停歇,持续了半个小时,将舅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我希望所有人永远都用不到我所教的急救知识!但是我更希望,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大家都能会这些急救知识!”赵孝明感慨。他还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002年,还在德州学院上大学的他,开始踏上献血之路。此后,他几乎每年献血一次,前年还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赵孝明的“急救地摊”,不仅是知识的传播站,更是爱心的汇聚点,让更多生命有了被守护的可能。未来,他希望能有更多人自发自愿加入学习急救技能的行列,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帮助,让更多生命在危险来临时能得到及时救助与守护,让社会因为这份温暖的力量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