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缑延超

缑延超,男,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齐河县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齐河县晏城街道缑庄村人。缑延超因意外腰部以下丧失行动能力,但他凭借非凡毅力,白手起家创办浩霖集团。虽在外创业多年,但他始终心系齐河县残疾人群体。他连续8年组织全县“肢残日”公益活动30余场次,自掏腰包为100余名困难残疾人购置轮椅、盲杖等辅具,多年来累计捐赠超50万元,先后资助3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曾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省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等称号。

身残但志坚 致富不忘回报家乡

天有不测风云。18岁时的一次意外,让缑延超两条腿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生活还得继续,我不能靠家人的庇护过一辈子。”悲伤过后,他开始说服自己,下床拄拐练习,并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战胜自我,活出个人样来。虽然人生之路布满荆棘,但他怀揣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坚信残疾人同样能实现价值,毅然踏上创业征程。三次创业,他从摆地摊开始,身体残疾带来的艰难险阻犹如崇山峻岭横亘在前,资金短缺、技术瓶颈、人才匮乏等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凭借着非凡毅力,白手起家创办浩霖集团(公司)。他俯下身子不断学习,引入前沿管理理念,对企业运营流程进行精细化优化,凭借扎实深厚的材料学理论基础,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攻克聚氨酯新型材料研发难题,创新性研发出的“全水”产品,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以其卓越性能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技术壁垒,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很多客户感动于缑延超的精神,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多年来他靠诚实经营、以质量取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先后荣获“诚信经理人企业”、“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等称号。

事业有成后,缑延超第一个想法便是回报家乡。“我本身就是个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所以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多为残疾人做事。”家住齐河县晏城街道孟井村的小孟是他一直帮扶的残疾人大学生。小孟患有双足先天性畸形,家庭条件困难,但是她身残志坚,考上了大学。2020年小孟的左脚被检查出末梢神经病变,骨髓也已被严重侵蚀,医生建议截肢,但手术费用令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得知这一情况,缑延超立即带着1万元现金奔赴医院看望,并一直提供资助直至小孟完成大学学业。

自2017年起,他连续8年组织全县“肢残日”公益活动30余场次。为困难残疾人捐赠轮椅、盲杖、助行器等辅具以及生活用品,帮助100余名残疾人度过生活困难。每逢佳节,他总是提前筹备,带队为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以及慰问金。多年来,个人累计捐赠金额早已超50万元。他先后资助3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为莘莘学子插上梦想翅膀。这份真诚与大爱也让他荣获“最美红色合伙人”称号。

扶残更扶志 激发残疾人成长内生动力

投身公益事业,缑延超更是满腔热忱、全力以赴,在多年的帮扶过程中,缑延超发现,只在物质上帮扶并不能真正带给残疾人内心的快乐和信心的提升,残疾人最需要的是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齐河县肢体残疾人协会,并担任第一任主席,他还自掏腰包开辟专门办公室和活动场所,成为8000余名肢残人士的贴心人。

他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每年登台励志演讲30余场,演讲台上,他以自身跌宕起伏的经历为蓝本,将奋斗、自强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其间,他巧妙地穿插党的各项利好政策以及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举措,让台下群众和残疾人听众如沐春风,备受鼓舞,重拾自尊自信,让大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炽热信念。

“我想传递给残疾人一种信心和信念,真正的强大是自己内心的强大,想让他们看到感受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并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缑延超说。他积极推动扶残扶志工作,通过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座谈会、演讲和文体活动,激发了残疾人成长生活的内生动力。他先后组织齐河县残联肢残人书画展、首届残疾人春节联欢晚会等10多次文体活动和法律知识宣讲活动,为残疾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他组织协会定期举办“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组织肢体残疾人走进县党员教育体验基地;还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微信群汇集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在各乡镇组织召开残疾人自立自强座谈会,鼓励他们鼓足干劲向模范学习,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从“轮友”到“引路人” 助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

随着多年公益实践积累的经验,缑延超的视野更加开阔,行动更加果敢。他以德州市“惠残爱心小屋”项目为契机,成立了齐河县福惠万家服务有限公司,并果敢出资300万元,对齐河县31处爱心小屋进行全方位改造。小屋宛如社区里的温馨港湾,应急针线包、热水、打气筒一应俱全,还配备了轮椅、助力器等无障碍设备,力求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尤其是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便利。倾心打造之下,这些爱心小屋已然成为残疾人生活、就业的普惠平台。在这里,有专业人员为残疾人提供细致入微的生活指导,从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到心理调适的贴心建议,事无巨细全方位关怀;同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残疾人提供适配的就业帮扶,依据残疾人身体状况与技能特长,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助力他们融入职场。

通过不懈努力,他成功为5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告别求职奔波之苦,每月拥有稳定收入,实现从“受助者”向“建设者”的华丽转身。生活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身体禁锢了他的行动,却困不住他奔涌的善意。缑延超用超越身体局限的大爱,为残障群体点亮了生活的明灯,更向社会传递了永不言弃的信念。

轮椅丈量的不仅是脚下的土地,更是生命的厚度;爱心传递的不仅是物质的帮扶,更是精神的火种。在缑延超的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证书挂满了整个墙面,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还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省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优秀残疾人代表”等多项称号,今年被德州市推荐参加“山东省自强模范”评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