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双搭桥术重建“生命管道”

原标题:菏泽女子大脑中动脉壁鼓起“气球”,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双搭桥术重建“生命管道”

□记者邢仁宇 通讯员李梦娇

“医生,我头痛好几天了,吃药也没法缓解。”近日,家住菏泽的周女士因多日头痛、头晕到当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拿过她的颅脑CT后,深感震惊,CT上显示周女士脑中有一个体积巨大的动脉瘤。由于手术难度极高,医生明确表示无法治疗,并向她推荐了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得知周女士情况后,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鸿源立刻为她完善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检查,发现周女士脑中的动脉瘤直径已达25毫米。“《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中明确指出,直径25毫米以上属于巨大动脉瘤。”李鸿源解释,巨大动脉瘤瘤壁更脆弱,破裂风险也更高。一旦破裂,血液将灌入蛛网膜下腔,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瞬间陷入失语、瘫痪甚至深度昏迷,还有可能引发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死亡与致残率极高。

手术治疗迫在眉睫。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第一时间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这个动脉瘤的特殊性在于,它生长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常规的栓塞或夹闭术会截断这条生命干道。手术的关键点和难点,就是既要完整切除瘤体,又要保证远端脑组织供血,相当于在拆除‘炸弹’的同时重建‘生命管道’。”王东海在术前讨论会上指出。经过对相关影像数据的精准判读,提出“动脉瘤全切+双支血管搭桥术”的联合术式,通过血流充足、血管条件良好的颞浅动脉分支重建两条供血通道。

王东海带领齐鲁医院特聘专家赵鹏教授和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鸿源进行了这台高难度手术。术中,团队在王东海“精准解剖、完全隔离”原则指导下,运用显微镜完成瘤体精细剥离,成功保留载瘤动脉重要分支。在关键的血管吻合阶段,手术团队在王东海指导下,依照“双通道互为备份”的设计理念,将两条发丝般的颞浅动脉分支与大脑中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接口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术中通过相关技术实时验证吻合效果,结果显示,脑灌注水平较术前提升了40%,两条新生的“生命管道”已顺利贯通。

术后,周女士头痛、头晕症状完全消失,意识清醒,肢体活动与语言功能均正常。再次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显示动脉瘤位置血管夹闭完全,动脉瘤被完全切除,搭桥血管血流通畅,脑供血显著改善。目前,周女士已康复出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