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积极预防、主动监测、规范治疗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阎润珍通讯员张月华
众所周知,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演变的“三部曲”,一旦肝炎控制不好,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重视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在第12个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柏玉明为大家普及肝炎的相关常识。
男子忽视肝炎治疗病情恶化
37岁的刘先生有肝炎家族史,虽然每年体检都显示阳性,但是由于不疼不痒,也没有任何不适,便没有引起重视,而且经常喝酒熬夜。今年3月份,刘先生出现面色发黄的症状,而且还经常感觉恶心,经检查,他已经是肝癌晚期。“在接诊的肝病患者中,像刘先生这样忽视病情的患者不在少数,治疗难度大,预后也很差。”柏玉明介绍,肝炎患者本身的肝脏功能有所下降,若是再大量喝酒,更会增加肝脏负担,使乙醇转化的乙醛得不到分解,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害。另外,熬夜也会使肝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使受损肝细胞增多,肝脏来不及自我修复,也会加重肝脏病变程度。
有病不“喊”疼更不要掉以轻心
据了解,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对于肝脏疾病,尤其对于肝脏的占位性疾病,如果占位性病变较小,或肝脏没有发生肿大,患者不会有临床症状。
“不要以为不疼痛就是好事,危险与疾病往往就会潜伏在此。一旦感到疼痛,说明肝脏发生肿大后牵动了周围的组织和肝包膜所致。”柏玉明说,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只要还有30%的肝组织在起作用,仍然可以维持日常生活,因此肝脏也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称——“顽强的器官”。然而,这个既“沉默”又“顽强”的器官常常会被人们忽视最初的小痒小痛,一旦发现肝区疼痛了,有可能就是疾病的中晚期了。
定期体检寻找“蛛丝马迹”
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发肝炎最常见的病因。当细菌、寄生虫感染、先天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会导致肝炎的发生,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定期体检来关注自身肝功能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虽然肝脏没有痛觉神经,肝癌极早期确实有可能是不痛不痒,但部分患者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比如会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时,主动体检筛查在肝癌早期发现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容易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体检一次,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血清AFP和肝胆B超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