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药膳可防暑降温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赵瑞娜

病例点击:王女士一直有上午遛弯的习惯。最近几天,她也坚持到公园里走两圈,但午饭时,感觉没有胃口、四肢无力,还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她在家人劝说下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中暑。

乐陵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勇说,中暑是环境高温和湿度较大引起的疾病,这种情况下,身体会通过出汗蒸发散热,稳定体温。大量出汗会引起严重的钠盐丢失,并导致肌肉疼痛、抽筋,称之为热痉挛,是中暑的早期表现;再严重时出现疲乏无力、头晕、恶心、头痛、多汗和体温轻度升高,称之为热衰竭;如果仍不能有效调节体温,就会出现高热和意识障碍,这就是热射病,是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可引起多脏器衰竭而危及生命。

野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老年人等都容易中暑。因此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最好能戴帽子或者打伞,减少辐射受热。在外出时,还需多饮水。

陈勇推荐了两款防暑降温药膳。清暑祛湿汤。材料包含冬瓜250克,猪脊骨100克,白扁豆15克,薏仁10克,蜜枣1枚。做法是将猪脊骨切块,扁豆、薏仁浸泡30分钟,冬瓜连皮切块。以上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至2小时,以盐调味后饮用。白黄绿豆粥。材料有鲜扁豆50克,黄豆、绿豆各30克,大米50克。将材料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分早晚2次食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