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眼科专家提醒:警惕青光眼“偷”走视力

因其隐匿性常被人忽视,市立医院眼科专家提醒——

警惕青光眼“偷”走视力

本报记者唐志梅本报通讯员侯进

在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这5种常见的中老年高发眼疾中,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常被忽视。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一份《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病人数超过7600万,我国则高达2100余万,其中致盲人数为567万。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及凹陷、视野缺失损失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眼压相对或者绝对升高,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类不可逆转性致盲疾病,被称为“视力小偷”。据德州市立医院眼科主任赵峰介绍,青光眼从发病机制上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红、痛、畏光,甚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在后期视力出现下降、视野变窄后,才能发现病情。”赵峰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可能为青光眼视力受损进程“踩刹车”,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视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青光眼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和随访。”赵峰说。但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不重视或是讳疾忌医,不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不遵医嘱测量眼压并按时用药,容易使视野再度“收缩”,导致治疗前功尽弃,甚至丧失视力。

赵峰提醒,青光眼虽然可治,但仍需以预防为主,要拒绝一切增高眼压的行为。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及时消除紧张不安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要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在强光下阅读,不要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要调整好生活起居,合理安排作息,保证睡眠充足,做到张弛有度;不要暴饮暴食,远离烟酒,少喝浓茶和咖啡。有青光眼家族史及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眼压,如果出现眼睛胀痛,触感像额头一样硬,看灯光有虹圈、视蒙等情况,应及早就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