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向高效企业倾斜!平原县用“亩产评价”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近日,平原县正式印发《“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该县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此举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分类、动态管理的企业评价机制,破解资源约束难题,引导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转变发展理念,提升亩产效益。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将评价重点从单纯的总产量转向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和效益。平原县积极响应省市号召,通过建立“亩产效益”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率领域集中。方案明确以提高企业亩均效益为核心,兼顾研发、能耗、环保等要素,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科学全面评价,引导企业发展。方案设置了综合素质加分项,最高可加30分,涵盖了税收贡献、人才引进、研发机构、质量品牌等14个方面。这些加分项如同一根指挥棒,引导企业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品牌建设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相应地,方案也设置了减分项,因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保问题被行政处罚的,以及被金融机构列入不良的,每次减5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类,并在用地、用能、用水、信贷等要素配置上享受差异化政策。这种差别化政策将逐步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结果与资源要素配置激励奖惩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注重灵活调控,保护企业创新。方案设置灵活调档机制,重大安全或环境事件企业直接定为D类,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项目等给予保护期,对退规、停产、占地超50亩却未达规的企业直接列入D类,既体现严格监管,又避免“一刀切”,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动态地反映企业现状。

平原县“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推行,必将为全县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德州日报社融媒编发中心主任  朱代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