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齐鲁中学:以德润心 匠心育人

原标题:全国文明校园禹城市齐鲁中学将文明理念蕴于教学实践——以德润心 匠心育人

学生们交流航模制作经验

□见习记者李海玲 本报通讯员窦华吉

明德楼廊道里,学生手绘的创意插画随处可见;心理关爱中心内,“心灵树”上贴满的暖心便签静静诉说着师生间的温情对话。

“文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滋养学生成长的日常养分。”禹城市齐鲁中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党总支委员滕兆亮说。齐鲁中学始终将文明作为立德树人的精神根基,坚持以德润心筑牢价值根基、匠心育人锻造师德典范,不断提升育人品质。近日,该校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毕业生于溪源对母校的书法课印象深刻。“当老师在宣纸上挥毫写下‘求真’校训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回忆说。更让于溪源自豪的是,她和同学共同创作的书法作品被选为校报《求真》的报头,生动展现了学校的精神传承。

学校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做文明中学生”主题实践活动,将《中学生守则》细化为可操作的日常行为指南,设立“常规管理月”,有效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

文明校园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禹城市齐鲁中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化学实验室里,田霞老师指导的滴定实验泛出清澈蓝光——这是该校获评“全国科学实验校”后开发的校本课程,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研室内,课桌上层层叠叠的备课笔记,红蓝笔迹交织,记录着教师们的教学思路。翻开青年教师的评课记录,老教师们细致的红色批注,饱含着倾心指导和殷切期望。

学校教学干部长期坚持“三深入”行动——深入课堂发现教学亮点,深入教研组探讨分层教学策略,深入教室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使教育教学始终紧贴师生需求,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目前,全校416名专任教师中,128人获评禹城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

文明理念也在禹城市齐鲁中学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中得到体现。学校构建了包括大体育课、大艺术课和多样化社团活动的课程体系,让文明从文字走向实践:体育课强健学生体魄,艺术课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各类社团则提供特色发展平台。今年7月,该校航模社在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5人的好成绩,球类社团也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

“我们追求全面发展,让文明从理念化为行动,为学生的青春描绘最亮丽的底色。”谈及文明校园建设,禹城市齐鲁中学党总支书记徐敬泉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