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清凉屋”搭进车间

杨付道(右一)与工友在工会驿站纳凉

□本报记者李榕本报通讯员梁民夏爽

7月28日上午9点,通裕重工锻压厂的车间里,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技术副厂长孙朝峰手持对讲机下达指令:“6号炉钢锭出炉,锻造组做好准备。”随着保温炉巨大的钢铁门缓缓打开,一股热浪裹挟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经高温加热至1250℃的钢锭,像一块烧红的烙铁从炉中“吐”出。

出炉后,钢锭沿轨道转运至12000吨自由锻压机东侧,操作机精准钳住通红的钢锭,稳稳送向压机底座。“钢锭锻造前需经16至35小时保温,尺寸越大保温时间越长,以确保锻造性能稳定。”孙朝峰说。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裕重工是大型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球墨铸铁管模具生产企业。其中,锻压厂承担着大型自由锻件的核心加工任务,产品包括风电主轴、大型汽轮机和发电机转子轴、曲轴、大型船轴等,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高端装备等领域。

“在锻件锻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外形尺寸进行检测,这也是车间内距离‘热源’最近的工种。”今年39岁的张德勇是禹城本地人,对大型锻件进行现场检测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只见他手持卡钳,在距离锻件不足半米处,仔细测量其长度和直径。按照要求,每五六分钟就要检测一次,锻压一件成品锻件需经过20余次测量。“一靠近就像被火烤,汗刚出来就蒸发了。”张德勇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0年。

锻压厂现有职工274人,年龄在22岁至55岁之间,涵盖锻造操作工、技术员、设备维护工等工种。受锻件高温影响,车间常态温度在50℃以上,夏季峰值可达60℃。

“大家伙儿歇会儿,喝碗凉的解解暑。”伴随着一声吆喝,一辆小推车进入车间,锻压车间设备管理员路宪杰摆好桶后,招呼车间工人来喝绿豆汤。“每天准时发放,无限量供应。”路宪杰笑着说。

此外,为改善职工工作条件,通裕重工在多个高温车间打造了“工会清凉屋”。屋内不仅配备了空调,还免费提供西瓜、冷饮、冰棍等物资,让职工在工作间隙能够得到充分休整。“有了这个清凉屋,累了热了进来歇一会儿,感觉浑身都舒爽了。”工人赵立华说。

“针对高温岗位的工人,除按时发放高温补贴外,公司工会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送清凉’活动,为工人配备防暑茶、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物品,满足工人防暑降温需求。”通裕重工工会副主席李敏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