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齐河新兴领域党建为园区发展聚势赋能——党建聚“链”企业逐新致远
俯瞰齐河经济开发区企业园区。本版照片记者孟志远摄
企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工作指导员上门服务
□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张晓程 王玮 杨娟
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成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抓手。齐河立足工业集聚区发展实际,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在齐河经济开发区通过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创新精准高效的服务模式、协同共生的产业链生态,探索出一条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织密四级网络 “一核四圈多点”筑根基
“以前企业遇到难题,有时候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有了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工作指导员主动上门帮着解难题。”山东奥尔通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革的感受,道出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园区治理模式创新带来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齐河经济开发区坚实的党建工作基础。“目前,开发区党工委共有党组织118个,其中党委7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106个,党员1009名,为园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园区综合党委副书记阮锐介绍。
齐河经济开发区以党建强基赋能专项行动为抓手,按照“党组织统领、社区化服务、网格化治理”思路,将所辖片区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推动党建、服务和管理网格“三网融合”,实现“全要素网格化服务”。这种将城市社区服务理念引入园区的做法,让企业感受到了“工业社区”的温暖。
他们依托“党工委—园区综合党委—网格党总支—企业党组织”四级架构,建立了闭环式网格运行机制。由开发区党工委牵头,综合党委统筹,网格党总支主导,包保干部、驻企人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方参与,通过走访调研、工作例会、考核评价等制度,确保服务企业“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48名党建工作指导员组成的服务队伍下沉企业车间,既当“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更做“企业服务员”,同步组建的红色CGO队伍完善“企业吹哨、指导员报到,指导员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企业诉求在网格内闭环解决。
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载体,开发区高标准建设的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涵盖楼宇党群服务、政务服务、人才孵化等功能,行政审批分局进驻其中,下沉238项重点审批事项,服务园区重点非公企业60余家。以此为核心,4个网格党总支分别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推动“开发区—网格—企业”三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逐步建成“一核四圈多点”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今年以来,齐河县委社会工作部以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为核心抓手,完善体制机制,聚焦‘两个覆盖’,服务发展大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齐河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和主战场,始终坚持党建赋能引领发展,牢固树立惠企意识,把企业所需所盼放在心头,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高质量党建积极助力和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郝樯如是总结。
聚合产业势能 物流成本降10%显协同效应
“党建为产业链‘强筋健骨’,企业间拧成一股绳,效益自然水涨船高。”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快递物流产业链党委副书记杨明君的话,道出了齐河快递物流产业提质增效的密钥。
深耕物流领域20余载的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从首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到国家物流枢纽运营主体,见证着行业成长。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2009年落子齐河成立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盖世冠威于2012年建成党支部,10名党员皆是企业“顶梁柱”。
2021年齐河县快递物流产业链党委成立,作为“链主”企业,盖世冠威当仁不让扛起引领大旗——每周党委会议雷打不动,政策在这里落地、信息在这里汇聚、矛盾在这里化解,物流信息“一盘棋”格局渐成。
链主“掌舵”,群帆竞发。在齐河,物流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以往货物发往天津,总要绕道济南周转,如今依托盖世物流枢纽,德州本地直发车让短驳费用应声下降;一家大型空调生产商计划从山东运货至河南,盖世冠威主动牵线园区德邦物流,新渠道比原运输成本直降10%。“不搞同质化内卷,专做协同增效文章。”杨明君说,园区团队每日走访企业,摸准物流供需脉搏,把鲜活行情精准送到每家客户手中,让“隔墙”的企业成了“并肩”的伙伴。
这背后,是齐河经济开发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深谋远虑。
“在我们看来,党建并非经济发展的外在标签,而是激活市场活力的内生基因。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党建的‘红色纽带’作用让原本孤立的‘链上孤岛’变为紧密相连的‘创新共同体’,这种‘党建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正在重构产业协作的新生态。”阮锐坦言。
围绕新能源、快递物流、食品等特色产业,开发区建起3个产业链党委,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红链赋能”工程更让暖意流淌。开发区梳理企业需求、部门资源、惠企项目“三张清单”,送上“保姆式”服务:60余场“一家亲”茶话会拉近距离,政银企对接会破解融资难题,链上企业在一次次互动中同频共振。
从党建引领聚合力,到协同发展降成本,齐河快递物流产业的生动实践,正是产业链党建激活发展新动能的鲜活注脚。
激活细胞动能 党组织与企业同起步共成长
“PT5高速钻切中心、全封闭双主轴五轴加工中心等一系列高端数控装备的设计到投产,靠的就是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坚。”中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李林坦言。2021年中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时仅有3名党员,如今已发展到9名党员。
“我们在全县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时,倡导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员积极性主动性,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也把生产经营骨干发展为党员,形成党建与企业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格局。”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郭锋表示。
在齐河的园区企业里,党员示范岗、责任区、攻关组成了常见风景。通过“亮身份、比奉献、树形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技术攻坚、工艺改革、质量管控的各个环节。山东和乐门窗有限公司将党员培养与业务骨干培育相结合,通过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车间、融入生产,今年成功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党建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每月都有企业主动找上门,申请成立党组织。”阮锐笑着说。
为建强基层力量,齐河从“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打造了一支懂党建、精业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对新落地企业,推行“双落地、四同步”工作法,项目落地时同步规划党建工作,建设过程中同步培育党员。恒力源、德瑞新能源等新落地项目今年同步建立党支部,冰雪时光等企业的党组织筹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党工青妇”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延伸了组织触角。党组织建到哪里,群团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对暂不具备建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先成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让党的工作始终“在线”。2024年以来,齐河经济开发区新组建党支部20个、群团组织36个,让组织力量延伸到园区每个角落。
“从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从企业‘被动适应’到‘主动融入’,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也是开发区与企业双向奔赴、共生共荣的生动写照。”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司晓明表示,“事实证明,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党建引领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未来,我们将以党建为魂、服务为基,与企业一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更多产城融合、政企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