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提效益
统一饲料供应提升牛肉品质。记者杨戈摄
盛夏时节,走进糜镇李家寺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牛棚依次排列,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在牛棚里悠闲地甩着尾巴,嚼着草料,“哞哞”声此起彼伏。
“小区吸纳了20家养牛大户入驻,现有26个牛棚,能集中饲养2200头肉牛。”李家寺养牛小区负责人金洪森介绍,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牛需求,镇里又启动了二期项目,目前已进场施工。完工后将新增养殖面积5万多平方米,肉牛养殖规模可达1.5万头。
“今年我养了300多头牛,陆续卖了100多头。最近一批销往浙江的肉牛以每斤13.4元成交,一头牛能赚500元至1000元不等。目前,还存栏200多头。”养牛大户陈琪正给肉牛投喂营养餐,“在小区养牛很规范,统一采购、防疫、饲料供应、粪污处理,省心省力,秋天我准备再进一批。”
糜镇很多村庄有养牛的传统,目前,养牛大户超过150家,存栏量达1.4万头。镇党委政府立足以“链式思维”发展肉牛特色产业,从规模养殖、销售渠道到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全链增值。
在养殖上,为打破散户“一家一棚”的无序模式,推行统一管理标准,实现镇域养殖规范化,2020年7月镇政府规划建设了李家寺养殖小区一期项目、大河涯标准化养殖小区。今年又投资3000万元,在李家寺、张寨村建设李家寺养殖小区二期项目。
在加工环节,糜镇投资1000万元建设科沃屠宰厂,同时与穆禧牛、华升清真食品两家屠宰企业强化合作,整合镇域小散屠宰点,实现由“散”到“聚”平稳过渡。目前,该镇建设的22间牛羊屠宰车间,单车间日均屠宰量可达20头牛。穆禧牛屠宰厂、华升清真食品等屠宰企业,年屠宰量可达60万头(只)。
为进一步延长肉牛产业精深加工链条,该镇鼓励返乡能人积极创办企业。张寨村村民张富兵创办的双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行业翘楚。最近几天,张富兵很关注消费者对新品松蘑牛肉辣酱的评论,得空便上网浏览。“这是我们研制的新品,第一批投入市场后,深受好评。之后在抖音商店又推出食用牛油、鸡油等5款产品。”据介绍,双泰公司的食用动物油脂产能、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投资1.1亿元在建的双泰清真食品项目,专注牛肉、鸡肉等肉食产品深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
对于销售方面,糜镇倡导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返乡创业当“牛倌”的大学生李媛,建牛场、搞农场、做电商,从养肉牛到卖牛肉,日销售额达到2万元,为拓宽产品销路提供了借鉴。在养殖高品质肉牛、销售鲜牛肉的同时,她计划上马熟食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针对粪污问题,糜镇建设5个临时粪污处理存储棚,1处粪污资源化利用点,协调养殖大户与种植户对接,采取“养殖—种植”联动模式,鼓励种植户春耕期间积极使用有机肥料。目前,全镇粪污储存量达1870吨,生产有机肥200吨,总投资2.6亿元的整县制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洽谈,落地可实现处理成本下降30%,资源利用率将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