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陈启忠
“大陈村,人心齐,家家户户讲规矩;红白事,表心意,简办节约莫忘记;倡新风,全参与,向阳而行莫迟疑;美环境,齐上阵,助力家园焕新颜……”在陵城区糜镇大陈村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上,张贴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内容涉及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方面面。
大陈村共有600多口人,民风淳朴,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2年前,村里进行了归纳整理。同时,通过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村民大会会议审议表决等流程,制定了村规民约。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确定每两年完善一次。今年4月,村里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设立意见箱等渠道,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在收到的百余条信息中,红白事操办、环境卫生治理等尤为突出。因此,对红白事原有操办标准进行了修订,新增了“环境卫生专项民约”。
以前,谁家有红白事都相互攀比,现在村里大力推行白事“一碗菜”,倡导不穿孝衣戴袖章,酒席标准也有了“硬杠杠”。尤其是自从村规民约设立了环境卫生专项,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在村内养鸡鸭的现象减少了。
村里大力宣传身边好人事迹,包括28年义务修路的老党员陈文平、精心伺候患病公公的李海霞等典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墙绘、短视频、编演节目等,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花了不少心思。
“秉持‘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定’原则,目前,全镇92个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糜镇党委书记马惠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