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家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王宁—— 微光成炬 温暖留守群体

◆讲述人:王宁

2017年,王宁开始接触社工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公益事业的必要性。2019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王宁成立了我市首家民办非营利性社工组织——益家社工,开始为有需求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全面性、个性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益家社工是一支专业且充满爱心的队伍,由7名专业社工、200余名志愿者构成,其中21名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禹城市大力实施的“365暖留”工程中,益家社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链接各方资源,全力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的难题。

失能半失能老人“洗澡难”问题,是困扰许多家庭的痛点。在王宁的提议下,益家社工引入“暖心助浴”志愿服务项目,购置专业设备,目前已为全市70余位老人提供服务。“暖心助浴”志愿服务只是“365暖留”工程的一个缩影。在伦镇的红色驿站“温馨茶室”,在辛店镇的“幸福食堂”,老人们不仅喝上热茶、吃上可口饭菜,还能参与“夕阳红”纪念照拍摄等活动。一位老人的儿子特地送来锦旗,上面写着:“365天的暖,暖透了儿女的心。”在王宁看来,这是对益家社工最真挚的认可。

针对留守儿童暑期照料难题,益家社工设立夏令营托管服务,通过每周心理疏导、亲子视频连线,让75名困境儿童重获阳光。比如,十里望回族镇一名少数民族儿童,因父亲常年在外、母亲患病而性格孤僻,益家社工链接“希望小屋”项目,改善其居住环境,邀请参加冬夏令营,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如今,孩子变得开朗自信,这让社工们体会到了服务的意义。

为破解留守妇女“顾家难就业”困境,王宁带领益家社工探索“社区微业”行动,链接家政公司、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公益技能培训,引入“石膏工坊”等灵活就业项目。

暖留365,贵在坚持。为实现服务长效化,益家社工联合市中街道打造“睦邻银龄之家”和“睦邻儿童之家”。前者设置日托、康养功能区,开展12项低偿服务,收益反哺社区;后者构建“15分钟社区教育圈”,提供课后托管等服务,50%的公益区域免费开放。

从开展200余场志愿服务,到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益家社工将志愿精神与“365暖留”工程深度融合。“未来,益家社工将继续以专业赋能、用热情服务,让‘365暖留’工程成为照亮千万家庭的温暖灯塔。”王宁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