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高春强—— 村居“靓”起来 腰包鼓起来

◆讲述人:高春强

小时候,高春强家里条件不好,时常需要乡亲们的接济,老书记总戳着他脑门说:“春强啊,等出息了可得拉村里一把!”这句话他记了半辈子。

大学毕业后,高春强进入魏桥集团工作,从学徒干到车间主任,月薪过万,成了乡亲们口中“在城里站稳脚跟的人”。但每到农忙时节,他总要回家收麦子,过年也总喜欢挨家挨户串门,村子始终是他最深的牵挂。2020年春节,高春强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在外人士座谈会。后来,镇上、村里又多次联系高春强,老书记一次次电话嘱托:“春强,乡亲们盼着过好日子,你回来帮帮村里吧。”一通通电话,一次次嘱托,终于让他下定决心——回村发展。2021年村“两委”换届,高春强高票当选党总支书记。

刚回村时,背后总有人嘀咕:“城里挣大钱的回来瞎折腾,能待几天啊?”面对乡亲们的质疑,高春强只是自顾自地开着挖掘机带头清理河道。清完河道,他又围着村里转,看着村里的老土屋、坑洼的大街,他意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当务之急。当时,市里正大力扶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高春强和班子成员决定成立合作社,却遭遇土地流转难题。他带领党员干部带头流转自家土地,再挨家挨户讲解“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模式:每亩地收入超1000元,还能去周边厂子打工。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乡亲们主动加入,同时借助区域党建联合体,整合周边4个村的土地,目前规模达到2000亩。

高春强深知,产业要想发展得更好,必须走特色化、品牌化路子。于是,他一方面引进糯玉米种植,每亩产值增加到3000元;另一方面,借助“万村共富”项目资金,建成900平方米的晾晒场、850平方米的仓储基地和20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注册“漯川禾丰”绿色商标,将糯玉米加工成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等,每亩增收2000元。

2023年,高春强萌生电商销售的想法,带着村里年轻人四处学习,自己也成了一名“电商主播”。如今,合作社的农产品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网络平台销售,村集体收入已突破60万元,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社。

村集体有钱了,高春强首先想到的是扮靓村容村貌:先后拆除村内50余处破旧房屋,硬化道路、铺设污水管网、安装路灯、绘制文化墙,在边角地种植油菜花和油葵,让村居“靓”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