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建认知照护床位 老人有了“全能保姆”

原标题:

乐陵建成60张认知照护床位解决家庭照料难——

认知障碍老人有了“全能保姆”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苏安矗

7月3日上午10点,在乐陵市人民医院认知障碍专区,空气中飘着红枣、花生的香甜。在门口张贴香蕉标识的房间里,80多岁的王信策拿起勺子,手虽然有点颤抖,食物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洒落了。

老伴儿看着他,眼角泛起欣慰的泪光:“以前在家,喂他吃顿饭都提心吊胆,手抖得厉害,吃一次饭,我需要擦几次桌子。我这把年纪,真是力不从心了。”

像王信策一家这样,因一人患有认知障碍而陷入照护困境的家庭,在乐陵并非个例。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带来的记忆模糊、行为异常,让日常照料成了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转机,始于今年初。王信策成了乐陵市人民医院新落成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住户”。这里有专业的营养师,拿着王信策的检查单子研究后,专门为他“开小灶”——依据贫血状况,“私人订制”了一日五餐的营养食谱。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安排得明明白白。

“才住了几个月,你看他这脸色!”老伴儿看着王信策红润起来的脸颊,语气轻快了不少,“手也比以前稳当了!这里既能治病又能养老,医生护士都专业,我这心里压了多年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份沉甸甸的安心,源于乐陵市政府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认知照护床位建设”。回应众多家庭“照料难”的呼声,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卫健局和市人民医院,依托市人民医院省级县域重点老年学科的“硬实力”,对原住院部大楼外科住院部病房进行改造。从厕所的扶手、防滑地板,到能随时喊人的按钮、专门的活动空间,没几个月,一个安全又舒坦的认知障碍老人“新家”就建好了。

3000平方米专区的60张高标准建设的专业认知照护床位,为像王信策这样的老人和他们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看病养老一条龙”的服务方式,迅速传开,专业床位成了大家伙眼里的“香饽饽”。今年4月,床位全住满,现在可谓是“一床难求”。

“这儿不是普通养老院,是守护认知障碍人员的‘安心港’!”在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崔铁军看来,在专区,远不止是一张床铺,而是深度融入了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全天候的健康守护。

“我们不仅有常驻医生,更是全院齐参与!”崔铁军介绍,前不久,医院呼吸科医生赵建常在例行查房时敏锐察觉到习运芝老人呼吸异常,一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随即转住院部治疗,成功避免了病情恶化。这份精准与高效,离不开全院各科室专家轮流值守、每日准时查房的工作机制。

“记忆力变差、性格突变、常用物品乱摆放等,不少人认为,年纪大了难免会出现这些情况。实际上,这些都是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市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常务副主任马翠芳表示,早在去年9月,市人民医院就开设阿尔茨海默病筛查门诊,为专区识别和收治认知障碍老人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专业是根本,贴心服务更是温暖人心。走进专区,暖色调的墙壁让人心情舒缓,圆角家具等适老化设计随处可见,安全又温馨。

最让家属竖大拇指的,是那份“一人一个样”的细心劲儿:不仅是王信策的“专属小灶”,每个老人啥情况、喜欢啥、需要啥,护理员都心里有数。

“咱建这个专区,就是要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一个‘全能保姆’,吃喝拉撒有人管,短住长住都能行,病了能及时看,身子弱了还能帮着练练。”市民政局养老服务股副科长高强表示,项目的建成投用,填补了乐陵市在专业认知障碍照护领域的空白,生活照料、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一站式”专业照护,托住了老人们的安稳晚年,也卸下了负重家庭的重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