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莲花池社区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原标题:平原县莲花池社区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居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莲心书院剪纸课

□本报记者王露 本报通讯员胥娟娟

剪刀轻舞,红纸翻飞,5月9日,在平原县龙门街道莲花池社区莲心书院的剪纸课上,居民们正专注地跟老师学剪纸,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窗花在居民手中绽放。

莲花池社区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集阅读学习、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举办古典文学讲座、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活动,让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现在家门口就能学手艺、交朋友。”社区主理人邢燕介绍,龙门街道牵头协调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龙门街道党工委党校、灯塔书屋、莲心公园等资源纳入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解决了社区内部文化场地不足的问题;县文明办牵头,统筹文化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和谐广场、通德历史文化展馆、新华书店等社区周边的文化活动阵地,赋能社区文化建设;与共驻共建单位共同打造老年大学社区分校。

莲花池社区作为全县的中心社区,推出阶梯式文化菜单,形成“老年大学—青年夜校—亲子学堂—阳光托管”四“龄”服务体系;建立社区书院主理人机制,选拔组织能力强且热心文化文艺活动的人员担任社区书院主理人,负责文化社区和社区书院工作。

主理人通过专题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充分征集群众意见,组建热心服务团队,推行公益剪发、暖心食堂、公益课程等服务项目,统筹安排社区文化活动和制定社区书院课程表,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活动。依据群众的反映,评估文化社区建设工作水平,及时与文明办联络员和街道宣传委员沟通,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确保文化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今年以来,莲花池社区作为全市文化社区数字平台的试点,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助力文化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

“剪纸作品装点了居民的生活,书法班学员为商铺免费写春联,舞蹈队学员参加各种演出,文化成了凝聚人心的纽带。”邢燕指着社区楼道里学员们的合影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