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迷彩长卷

□方士彬

二十八载军旅岁月,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迷彩长卷,每一笔每一画,都镌刻着青春与热血,承载着忠诚与担当。回首往昔,那些或激昂、或温情、或艰苦的片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记忆的长河中泛起层层涟漪。               

初入军营,我还是个青涩懵懂的少年。记得踏入营区的那一刻,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营房前飘扬的军旗猎猎作响。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严格的纪律,我内心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第一次整理内务,看着班长将被子叠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我笨拙地模仿着,反复揉捏、压实,手指被磨得发红,却不肯放弃,直到那方“豆腐块”有了模样。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一丝不苟,什么是精益求精。

训练场上,汗水与坚持交织。烈日下军姿训练,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蚊虫在身旁飞舞,我们却纹丝不动,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第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呼吸急促得仿佛要撕裂胸腔,坚持、坚持、再坚持,调整节奏,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向着终点迈进;战术训练,在粗糙的地面上摸爬滚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却没有一个人喊疼、喊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不仅强健了体魄,更铸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军营生活,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温暖与欢乐。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南腔北调的方言、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但我们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间房,同

唱一首歌,亲如兄弟。闲暇时光,我们会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家乡的故事,畅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区的每个角落。

斗转星移,我从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正团职指挥员,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遂行任务时,我时刻牢记职责使命。无论是抢险救灾、国防施工、冬季拉练、海上训练,还是野外驻训和跨区演习,都能一直冲锋在前、排除艰难险阻、克服恶劣环境、严密组织实施。每一次任务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军人的使命与担当,看到任务圆满完成,心中便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二十八年间,我见证了军队的发展与变革。从装备的更新换代到演练方式的创新改进,从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到军事理论的不断进步,军队在与时俱进,向着现代化、信息化不断迈进。而我,也在这历史的洪流中,与军队一同成长、一同前行。

如今,我离开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军营已有八年,正积极投身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贡献力量。曾经那熟悉的营房、训练场地、装备设施,还有那一张张朝夕相处的面孔,都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二十八载军旅生涯,早已将军人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它教会了我忠诚、勇敢、坚毅、奉献,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道路的宝贵财富。

岁月悠悠,迷彩依旧。这段长达二十八载的军营岁月,是我生命中最壮丽的篇章,是我永远铭记于心的荣耀与骄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