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老韩 摄
□鲁秀丽
长河公园的晨雾尚未散尽,水面宛如笼罩着一层薄纱。我站在公园的木栈道上,远远望见那新搭建的草棚,在晨光中呈现出温暖的棕黄色。
在这片宁静的荷塘里,两只黑天鹅正缓缓游来。雄天鹅颈项修长,乌黑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幽蓝色的光泽;雌天鹅体态丰腴,举止优雅。它们时而并肩游弋,时而交颈轻吻,脖颈弯成柔和的弧度,喙的鲜红色前端点缀着白带。晨光中,两只黑天鹅交颈依偎,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定格成“爱心”,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它们中间,一朵粉荷绽放,与翠绿的荷叶相映成趣,更为这温馨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浪漫。
摄影师介绍道:黑天鹅实行终身一夫一妻制,一旦结成伴侣就会相伴终生。这种近乎人类的深情,让人为之动容。诗曰:“颈交情脉脉,波皱意粼粼。长河千万里,只许两相亲。”两只黑天鹅于草棚下筑巢,恩爱相依,秀出深情。池中荷花竞相绽放,芬芳四溢,与黑天鹅的翩翩起舞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生态画卷。
公园管理人员老张介绍,这对黑天鹅已经连续三年在这里筑巢。去年它们成功孵化了三只小天鹅,如今这些小天鹅已经跟着父母学习觅食。他说,为了给这对“模范夫妻”更好的栖息环境,也为了应对持续高温天气,长河公园管理办公室推出“天鹅小屋”计划——利用旧木板,通过拼接、加固,搭建起一座专为黑天鹅设计的生态棚舍,棚顶覆盖隔热板,特意用芦苇和干草铺设,既实现遮阳避暑功能,又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融。这不是偶然的景色,而是管理人员与生灵共同织就的默契——为这对黑天鹅提供了舒适的避风港,也彰显了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观察中,我注意到,雄天鹅游动时总是让雌天鹅游在靠近岸边的安全位置,自己则在外侧警戒。当有野鸭靠近时,它会立即竖起脖颈发出警告的低鸣。而雌天鹅会细心地为伴侣梳理羽毛,先用喙轻啄,再用蹼掌温柔地拨弄,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爱的传递。日影西斜时,它们会并排浮在水面上休息——雄天鹅把脖颈轻轻搭在伴侣背上,雌天鹅则微微侧头依偎。夕阳把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水面上融成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墨色。
暮色渐沉,黑天鹅缓缓游回荷花池的草棚。它们的身影渐渐模糊,只有偶尔传来几声低鸣——这对深情的伴侣正在安然入睡。长河的流水声里,似乎也多了几分温柔的韵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长河畔的黑天鹅用最朴素的方式,演绎着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天鹅小屋”的搭建,是苇草与木梁交织出的天然庇荫。它不奢求华美,只需能为羽翼下即将破壳的卵挡住骤雨,或为换羽的翅膀留有喘息的地方。原来守护无需繁复:人类退后半步,让出方寸之地,可换来整片湖泊的生机。文明何须高高围墙,共生不是礼让的施舍,而是生命对生命最本真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