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躁的性格。现在的家长很多属于急性子,对孩子的行为稍微不满意就会催促打骂,殊不知这在孩子眼中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孩子喜欢模仿,如果家长是急性子,性格急躁,那么,孩子也会失去耐心,对于手上未完成的事会放弃。
二、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例如:孩子在画图,父母催促孩子吃饭,可能打断孩子的节奏(可以尝试的做法是:提前告诉孩子,我们6点晚餐,现在是5点30,你有30分钟的时间可以专心地绘画,让孩子有心理上的准备,既不影响绘画也不影响晚餐)。要想孩子能够专心下来,父母就需要保护好孩子做事的连贯性,让孩子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三、对待孩子的重复不耐心。孩子总爱重复玩同一个游戏、看同一本书,爸爸妈妈看不下去,总喜欢打断孩子。其实,孩子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一旦碰到吸引他(她)的事物,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四、不给孩子独处或安静的空间。例如:孩子正在房间里读书,妈妈在一旁开箱倒柜地收拾东西,或是送一个果盘,或是随机检查孩子是否开小差,孩子的注意力怎么能不被转移呢?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或游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俞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