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草一村村民。他十三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受到了街坊邻里的交手称赞。近年来,王洪光曾获“最美武城人”“文明家庭户”等称号。
大难来临勇担当
王洪光原本有个幸福、富裕的小康家庭,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父亲是镇砖窑厂的厂长。在母亲的耐心辅导教育下,他和姐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长大后,姐姐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王洪光也如愿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圆了自己救死扶伤的梦想。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母亲因肝硬化不幸病逝。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母亲离世两年后,父亲又患上了脑血栓,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夫妻两个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妻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除了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还要种承包地;王洪光除了经营好卫生室以外,还要照顾好瘫痪在床的老父亲。
甘做父亲的“贴身保姆”
王洪光对父亲的照料细致入微。饮食方面,他一日三餐为父亲打流食,先把父亲喂饱后,然后自己再随便吃点,为了让父亲营养均衡,他每天都会在煮粥时放入打碎的蔬菜、水果和肉类。护理方面,夏天,他坚持每天给父亲按摩身体,洗头、擦洗身体,冬天是每个星期一次。有次大冬天,在给父亲擦身体的时候,父亲突然尿了出来,把被子、床单都浸湿了。为了防止他感冒,王洪光赶紧把父亲拉起来,换洗床单,再把父亲抱到床上。卧病在床的人最容易生痔疮,但是在王洪光的精心护理下,父亲一直都是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
久病床前有孝子
温热的毛巾,给父亲擦拭身体;忍住臭味,给父亲端屎端尿;忙完卫生室的工作,为父亲全身按摩,陪父亲聊天解闷;省吃俭用,给父亲购买美食……十多年来,王洪光每天重复做着这些事。如今,女儿都上高中了,儿子也快上初中了,他却一天也没有辅导过孩子的作业,没陪妻子、儿女外出旅游过一次,只要卫生室关了门,他就一直守在父亲床边,一刻也不离开。
对于这些年的辛苦付出,王洪光从无怨言:“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照顾父亲是我应尽的义务,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再说了,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这是王洪光真挚而又朴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