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损的器皿进行拼接
贴镶
观察修整后的锔钉
手工刻花
镶嵌锔钉后进行打磨
钻孔
修钉
镶嵌锔钉
在茶社众多的德百物流批发城,付叶红经营的茶社有些不同,络绎不绝的顾客中,多数是奔着她陶瓷器修复的绝活而来。
走进茶社,“叮当”的敲击声清脆而有节奏,循声望去,工作台前付叶红正将锔钉嵌入一件破损的瓷器中。
“这就是锔瓷,修复陶瓷器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将数枚锔钉钉好后,付叶红介绍起与这门手艺的缘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说的便是锔瓷。如同“订书钉”大小的锔钉是锔瓷的关键,从裁剪银、铜片,到锔钉成型,需要近十道工序,每一步都要手工来完成。做好一枚锔钉颇为不易,而修好一个器皿,有时甚至要用到数十枚锔钉。
不只是锔瓷修复,今年47岁的付叶红还熟谙无痕修复、金缮修复、锡镶嵌补缺等多种陶瓷器修复手艺。从一名茶社老板到陶瓷器修复手艺人,这个身份的转变,只因付叶红有颗“惜物之心”。
在经营茶社中,紫砂壶等各种器皿她都有涉猎,也因此结识了几位修复陶瓷器的老师傅,每当顾客心爱的茶具破损后,都会委托她转运至老师傅处修复。观赏修复后的陶瓷器,一条条“金丝银线”激发了付叶红“化残缺为美”的灵感。2016年,她前往北京拜师学艺,研究陶瓷器修复技艺。
摸索研究过程中,付叶红被这门手艺深深吸引。对她来说,修复瓷器绝不仅是为了盈利,即便是赔钱也要力求尽善尽美,用双手塑出器物的残缺之美。
“与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的研究修复不同,我更多的是在进行展览修复或商业修复,在恢复破碎陶瓷器使用性的同时,利用残缺美焕发器皿新的活力,用传统的修复手法赋予其独特的美感。”在付叶红看来,传统的陶瓷器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成为一堆碎片,也可以通过修复重获新生再现风华,而这也正是陶瓷器修复的魅力所在。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摄影报道 视频 孙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