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小镇冠军”⑤潍坊鄌郚镇:一把吉他连世界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潍坊报道

调整琴头,检查琴颈,调试琴弦……记者见到李庆生时,他正戴着手套,一边调旋钮,一边弹弦,动作流畅。皮肤黝黑、手指粗壮、满脸憨厚,即便手里拿着吉他,也很难从这位46岁的山东汉子身上看出“音乐细胞”,但作为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的调音师,李庆生每天能调两三百把吉他,经他手调过的吉他已经卖到了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在鄌郚这座总人口不过8万的小镇,却有5000多人从事乐器产业,也让“李庆生们”实现了从庄稼汉到乐器工的丝滑切换。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鄌郚吉他经历了从镇办工厂到合资企业,再到现在的雅特乐器、昌韵达乐器等108家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这座名字带着“耳朵”旁的小镇,注定与乐器有着不解之缘。目前,鄌郚镇年产电声乐器200万把、配件500万套,电吉他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