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膳食”到“嬗变” 记者带你探访小小玉米的华丽转身|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编者按:从“制造大省”到“智造强省”,山东正以产业链为笔,在数字经济的蓝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一起来看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跟随闪电新闻记者的镜头感受山东经济的勃勃生机。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猫粮、狗粮、水果糖、牙膏、面膜、洗面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产品,其实都离不开它——玉米。

位于山东诸城的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蛋白乳基粉生产基地、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这里,一粒粒玉米经过浸泡、破碎、分离、液化、糖化、发酵、提取等工序,被加工成蛋白乳基粉、赤藓糖醇、氨基酸等数十种高附加值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后的玉米身价倍增,最高可创造近20倍的效益。

一颗玉米粒能走多远?在东晓生物的车间里,答案是“从田间到全球”。东晓生物用全产业链实力,让玉米粒绽放全球能量:年深加工170万吨玉米,凭借涵盖研发、生产、供应、物流的“一站式”布局,每日将近5000吨玉米转化为食品添加剂、生物基新材料等产品,超半数走向世界。在合成生物学赛道上,这家企业以“吃干榨净”的精深加工能力,打破初级加工局限,彰显出了山东食品与生物制造产业链的韧性,更昭示着山东在合成生物学这个新赛道上的领跑潜力。

闪电新闻记者 耿琰 张安冉 李涛 诸城台 马金波 王凯 谭传龙 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张安冉

责编:崔珍珍

审校:徐红梅

主编:李翔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