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3日讯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这次会议,也让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再度被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山东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推进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明确省级财政将统筹整合10亿元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重点集群、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拿出10亿元着力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彰显了山东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事实上,无论从产业基础、数据资源,还是市场需求看,山东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都十分突出。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化工、医药、冶金、轻工、机械等行业产值均居全国前3位,46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为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这里数据资源丰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突破40万家、全国第三,大数据产业占全国的1/8,这些都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支撑。此外,近年来,山东着力推动智慧生活、智慧政务等领域发展,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多元场景,市场需求巨大。
人工智能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但人工智能发展,绝不是技术的单一推动。当产业发展迈向更深处,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更多行业,是各个省份更关注的重点。
梳理山东此次推动落地的两个文件,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成为重点发力方向。根据《推进方案》,山东将从产业发展、生活消费、政务服务3个方面,聚焦13个重点领域,逐一明确赋能应用方向、具体目标和重点模型支撑,深度拓展应用场景。《政策措施》则提出,聚焦高价值场景融合应用,每年遴选10个标杆场景给予奖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建设等。
近年来,山东在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着墨颇多。从108个场景被认定为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到培育国家级智能工厂35家、数量全国第一,再到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数量全国第二,山东在人工智能+上成果亮眼。
在外界看来,这亦是我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生动注脚。
山东此次还提出了“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的新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应用场景和示范典型案例,走出一条“以应用场景牵引技术突破、以技术突破赋能行业发展、以行业发展带动产业集聚”的特色路子。对于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言,山东此举或可视为让人工智能更“能”的又一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