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原标题:向海图强 深耕蔚蓝——日照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生产车间

骑行爱好者沿海岸绿道骑行

日照港集装箱码头

城市与大海和谐交融

□日照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江雪

2024年12月18日,当最后一抓斗铁矿石从一艘25万吨级货轮卸下时,日照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6亿吨。这是日照港在短短三年里实现的又一个了不起的跨越。

随后,一系列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专题研究密集展开,围绕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理出思路、拿出行动、列出措施。

这是一个信号:在原有的退港还海、躬耕深蓝的基础上,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将迈入一个崭新时期。


再攀高峰 推进港产城融合不断提升

日照因港立市,港口靠城而强。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得益于日照市和山东港口的“双重赋能”、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日照港成为世界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通过提升港口能级、构建优势临港产业体系、打造内畅外联开放门户枢纽,日照市不仅为“强港、兴产、活城”打开了广阔空间,更为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搭建了更大舞台。

目前,日照港口石臼、岚山两港区共建成矿石、集装箱、散粮、原油等泊位90余个,是全国首个单一港区拥有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港区,原油进口量超过全国进口总量的1/9,9个货种吞吐量过千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及粮食进口口岸。

同时,日照港还实现了“从卸船到装车”“从卸车到装船”全流程自动化贯通,多设备“一键启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依托“5G+数字中台+AI”,研发轻量化算力平台,打造4D时空智慧堆场,实现全场景可视化“毫米级”定位管控,生产调度决策“毫秒级”响应。

对日照而言,传统产业特别是临港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石。作为国家布局的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这里产能集中度位居全国第四,山钢日照公司和日照钢铁两大龙头企业在这里扎根,生产的高强钢、集装箱板和油罐钢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首位。

日照正进一步强化港口“龙头”作用,全力服务和推动港口能级、集疏运能力提升,加快推动日照港向贸易港、金融港、物流港、枢纽港、产业港转型发展。数据显示,日照临港产业产值占据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退港还海、东煤南移、北集南散、北客南货等转型升级工程,让港口与城市的布局更加优化;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将昔日荒废的虾池、烂泥滩改造成一条活力多元的阳光海岸绿道;曾经的“黑煤场”,也摇身一变成为海滨旅游的新亮点。

以港口为核心战略资源,加快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实施落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培育,日照港正立足更大平台,聚合更多资源,服务带动城市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抓牢机遇 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深耕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日照港。他指出,日照港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港口,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还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

2024年12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日照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依托日照“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中西部地区重要出海口等优势,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打造、一体培育,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整体布局、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扎实做好强港、兴产、活城大文章。

如何在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确保“新样板”的打造,让探索创新再上新台阶?

一张新的蓝图,徐徐展开。

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3项主要任务、15项细分任务、79个具体事项逐一细化量化,形成了省支持意见的具体落实方案。

如今,两条千公里铁路直通日照港区,服务晋陕豫等沿黄流域200余家煤炭、钢铁企业。同时,日照港放大“海铁联运”优势,大力推进“散改集”作业,开展煤焦类海铁联运“一箱到底”业务,为客户节约物流时间和运输成本。

不仅如此,市委、市政府不断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谋划推进转型升级工程、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重大项目。发改、交通等部门靠前帮办,助力日照港获批新建泊位12个;口岸办、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倾力指导,帮助对外启用泊位19个;交通、海事、港航公安、海洋发展、海警等部门克服困难,帮助清理海域84.7万余亩;科技、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主动,帮助港口申请上级补贴。


凝聚合力 强港、兴产、活城齐头并进

一个历史节点,开启了日照凭港而立、依港而兴、聚港而荣的时代新篇章:从单一港口发展到配套产业林立,港口区位优势叠加,交通深入腹地,城市框架和内涵都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次新的机遇,将日照又一次推向“排头兵”的位置,立足新时代,日照赋予港口“最核心的战略资源”这一概念。

“2025年是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意见的开局之年,也是日照市‘项目提升年’。日照港将以项目为牵引,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按节点推进36个港产城融合项目和11个协同事项,力争完成投资72亿元。”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江南表示,日照港将贯彻“港城共生共长、港城共谋共创、港城共担共享、港城共荣共兴”的思路,培育港产城高质量融合的示范样板。

日照港将与其他单位和各区县、功能区抱团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共同挖掘岸线资源价值,共同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共同加强政策争引。

同时,市发展改革委就加快建设一流海洋港口、着力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融合发展能级三个部分,制订细分任务、具体事项以及落实措施,为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港口物流是连接港口、产业和城市的纽带。2025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将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助力日照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升级既有项目、攻坚难点项目、开发潜力项目,全力打造日照口岸现代物流发展新的增长极。

山东港口贸易集团与日照港联手运营的贸易集团日照公司,将依托日照市的综合优势,以联手日照港和相关企业共建矿石集采分拨基地、煤焦转口基地、化肥生产供应基地、船燃加注基地为重点,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在日照市“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格局中,山东港口集团相关板块集团作为城市升级的参与者,将推动临港产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助力城市功能优化、开放水平跃升。

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是实现日照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驻港服务专班和市直各部门单位靠前一步、主动服务,各区县、功能区主动融入、深化合作对接,双向奔赴、互促互融,携手共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辉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