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原标题:

记者探访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德州新闻网讯 文/图记者马乐

民生调查

5月16日,德州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一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体验活动,邀请10余名残障人士担任“体验官”,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把脉”。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

当前,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设施更加完善

“比以前出门方便多了”

在体验活动中,残疾人参观了德城区法院诉讼安检登记区、便民服务区、无障碍专用审判庭等功能区,体验了无障碍坡道,操作了多功能诉讼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等。

人群中,视障人士刘伟手持盲杖,认真体验。41岁的他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失明,后来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当被问到对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感受时,他直言“进步很明显”。“电梯按钮上都有盲文,我一摸就摸出来了。”刘伟说,这几年他的盲人朋友们对“盲道被占用”“设计不规范”等的吐槽越来越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也不再是令他们恐慌的事,“公交车都是低地板、低入口,有语音报站,司机们也主动放慢车速等待。自主出行没问题!”

参与体验的市民李建双腿残疾,平时需要坐轮椅出行。在这次体验活动中,他首先关注到无障碍坡道设计。“出入口的无障碍坡道设计很标准,坡度较缓,我自己操控轮椅就能轻松上下。”李建竖起大拇指。

市残联权益保障和教育就业部部长刘娜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无障碍设施数量、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建设质量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出行、购物、就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感受到了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利。

细节更加用心

“让残疾人能自主行动”

“厕所的洗手池附近是不是应该加装抓杆?”“能不能增加听障人士的辅助服务?”……

体验过程中,残疾人代表用心感受每一处细节,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区法院工作人员一一记录。“无障碍环境建设遵从的三大原则是‘自主、安全、便利’,让残疾人实现自主行动。”刘娜表示,不断完善细节,能够让残疾人群体更加平等地融入社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公共厕所内的无障碍厕位空间较小并且向内开门,没有为残疾人的轮椅留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有些无障碍坡道虽然建设了,但是坡度较大、路面较滑,残疾人使用轮椅很难顺利上下,并且在坡道临空侧没有安全阻挡。“像路缘石坡道、轮椅坡道这种无障碍设施,首先得有,其次要规范,得真正实用,不然对轮椅使用者来说危险重重。”李建说。

“其实‘物理上的障碍’相对来说容易消除,难的是实现‘观念上的无障碍’。”残疾人王惠告诉记者,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损坏后迟迟得不到维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被社会车辆占用等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对既有多层无电梯住宅建筑的无障碍环境改造也迫在眉睫。特别是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居住环境以及设备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住在里面的老年人、残疾人对于无障碍居住需求相对集中。

社会更多关注

“这不是小众人群的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并不是小众人群的需求。我市目前有超14万持证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116万人,他们的起居娱乐、康复教育等,都离不开无障碍环境。同时,伤病患者、孕妇等群体的生活也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也经历了从点到面、逐步规范、持续提高的过程。“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的是细心、爱心,建设品质的提升就在纷繁零碎的细节上,就在点点滴滴的爱心中。”市委党校教授杨明文认为,良好的无障碍环境能使人生活得安心、顺心、有尊严。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投入,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民众的共同参与。“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同时更需要大家做有心人,关注日常管理维护。”他说。

市残联于2022年推进成立由各类残疾人代表、老年人代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代表等构成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队伍,定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督导活动和宣传促进工作。“我们将持续开展实地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整改,并对改进情况跟进监督。同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刘娜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