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未来产业,最需要“宽容”

■短评

□ 周学泽 杨学莹 段婷婷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故事,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济南的“宽容”。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说:“十几年间,济南给予了量子技术和产业发展足够的自由度,从技术研究的纯投入到产业生态的纯扶持,从未间断。济南市和高新区在税收和产出指标上很少做强制要求,引科技人才、定薪酬体系,也基本是院里自主。”这种“宽容”是济南量子技术发展从“0到1到N”扩展的关键。

“宽容”才能避免急功近利。科学研究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探索,常常是苦苦思索后的“灵光一闪”。这种灵感的触发,需要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酝酿,最忌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带偏节奏,是科学研究的大敌。

“宽容”也是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科学研究需要“宽容”失败。同是研究量子科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有一句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真正的迷宫可能有99条,只有一条是通的。只有对失败“宽容”,才能找到“胜利”的途径。

“宽容”本身也体现前瞻性眼光。世界技术革命总是一浪接一浪,必须始终向前看。济南瞄准量子技术,是看准了量子技术有未来。一台光量子雷达能捕捉半径6公里内的污染物,还能溯源。这就说明量子技术绝不会停留在实验室。

布局前沿的产业往往像下一盘“未来棋”,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知道结果。济南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未来产业需要“包容”和耐心。包容“不确定性”,让未来产业有“未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