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博物馆:传承莒地文化瑰宝,赓续中华灿烂文明

博物馆外景(主办方供图)

中国日报网12月2日电(记者 夏季)2024年12月1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山东日照,踏入历史悠久的莒州博物馆,深入探寻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莒文化。莒文化,作为山东东夷文化的重要一脉,不仅早于齐鲁文化诞生,更对齐鲁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出土陶器(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莒州博物馆自1983年成立以来,以其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跻身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之列。馆内珍藏着超过13000件(套)的文物,涵盖了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石刻、货币、钱范、玺印、书画等,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套都是文化的传承。

出土青铜器(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陵阳河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质大口尊上,刻有被公认为汉字雏形的20个图象文字,这些文字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更是早于甲骨文1500余年之久的珍贵文化遗产。

出土青铜剑(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生动形象的鸟形鬶与牛角形陶号,这些器物造型独特,在同时期的其他地域极为罕见。

出土东周时期贝币(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而出土于日照东海峪遗址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艺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

大口陶尊(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蛋壳黑陶高柄杯(主办方供图)

鸟形鬶(中国日报网记者夏季 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